今天讲授“警觉”。
“警觉”是一种对本性的一种长期的任何时候保持它的原始性的一种方法。
上次我们简单地给大家讲授了,我们怎样去掌握这种心的本来状况,当然了,今天新来的或者是最近的有可能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可是没关系,能听然后去感受一下,有可能已经种下了这种因缘的佛法的一个种子,已经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次讲到,我们怎样一味地去看,心的本来,心所产生的一切情绪概念。我们怎么去针对他,这是很重要的,针对他以后,那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况?这时候就不得不讲授一味,就得保持一味的状况,一味的状况上次讲授,怎样才能感受他呢?就是在这种意念、情绪、思维产生的时候,我们就在这个意念思维产生的这个思维本身上,我们就要做“不动”。要做到不动,不然的话,我们平常习惯性地要去动,要动什么呢?要起心动念,要延续他,并且要继续下去,然后这种继续下去的时候呢,我们在前面的讲课里面也讲授过,并不是说我们就已经失败了,这个时候还说了好几种可以找回,并且可以进净化的可能性的机会都已经讲授过了。
因此,在今后的这种修练当中,重在练而不是去听或者是认识到,真的要去练——锻炼,因为这种非常不可思议的这种教法,如果我们没有真的去品尝它,就好比上次讲的一味的糖一样,你不品尝它的时候,对糖的描述和对它味道的介绍,并不能真正品尝到它的味道一样,根本就感受不到糖与糖的形状与味道之间的关系,它怎么融合,最后我们为什么叫糖或者是一个含片含完了为什么啥都没有呢?没有说,含完了,不像吃核桃一样,吃完了还能吐出一些东西来,没有!糖吃完了就完了。就是糖的相和味道就已经融合了,已经没有相和味道的分别了,在品尝的过程当中,他就慢慢在融合。融合才感受到了它的味道。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呢,要讲这种状况我们怎样去维持它,这种维持不动的状况当中,我们要以什么样的道呢?前面也讲授过很多道,道就是方法,任何东西,你要去操作他的话都有方法,跟这个一模一样的,可是我们的对心的这种方法,开发的这种方法总跟其他的完全不一样,其他的东西都是物质针对物质的。可是这是非物质的东西,可是他还是那么存在、明显地存在,就是针对他来说,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不做任何造作,就是方法,听起来非常简单,可是我们一旦碰到这个意念、情绪的时候,我们不做造作的这种情绪上和平共处的不动是非常困难的。之所以我们不愿意去面对他。之所以我们更愿意去品尝他所冒出来的,加工后的那种味道。加工以后的放了很多添加剂的味道,让自己有刺痛感,甚至有可能对这种刺痛感上瘾。
甚至有可能我们要从刺痛感里面找出一些原因,希望能解决。就一直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状况,他是无明、愚痴,它遮蔽了你现实生活当中的一切你所希望的追求,财富也好,人生也好,家庭也好,目标的一切,他都在遮蔽。可是我们根本不从这里下手。我们企图用其他的方式来解救这些,我们企图像喝盐水来止渴,就因此呢很多人有可能听不明白,为什么我要坚持讲呢?有一天,肯定会明白的。因此这种教法显得非常重要了,然后,要维持这种原始本来的这种状况,因为原始本来的状况,我们做了很多介绍,可是我们还需要维持他的一些方法。一在道路方面,我们不要纵容它,不要做造作,造作是后天的加工,造作对他来说完全是添加剂。这就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保持状况的时候是什么呢?他是无欲无求的状况,他并没有平常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哎呀,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佛或者是普贤如来在我前面,他并没有那样的希望。他没有这种愿望。他没有悔无,经常我把他说成是无愿无悔,悔是一种恐惧,是一种执著,也没有。他没有说是我要执着抓住某一种我们所概述出来的一些观点。稍许的平静和安住,他也没有恐惧说,哎,抓着他,要保持让他不溜走,好让他放在一个比较稳定而安全的地方,这些状况都是他的障碍,可是平常我们试着稍微打坐的时候,这一系列的障碍就会产生。就因此达不到那种程度——无愿无悔的那种程度。因此这种程度保持不了,你稍许地准备保持的时候呢,这一切障碍、恐惧、希望,这一切一系列的障碍就会产生。因此他说我们必须要保持那种状况,首先是做这上面不动是很重要的。
不动是一种不纵容的方法,不动是不拒绝的方法,不动是什么呢?自己本身不动并没有把他看成是一种对峙的方法。也没有引起对立、也没有引起分离、分别。在这样的状况,又会出现很多干扰,没有对立、没有分别、没有二元,甚至不动本身不是对峙。那我们就不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甚至就觉得,哎,原来本身我们本来的状况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还需要修什么呢,他来就是那这样的,这种修也并没有变得更好,不修也没有什么,因为上师说了,这是原始本身我们就有的。就觉得这说了这就是我们的个人财产。这样的时候呢,这一切又会产生很多障碍。甚至很可怕的会听到这里面没有善、没有恶的这种观点,那无善无恶的话,那我为什么非得去行善和非得要驱除恶呢,我们会又想到这些很多干扰问题。这一切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没有品尝到那个味道的原因。没有感受到那种一味的味道,因此我们又被掉入陷井,被起心动念了,有很多的这种理由让我们又被束缚住了。
因为他是大菩提,他是一切众生的根本的基础地,然后,这样的接近的时候呢,就会有很多习惯性的习气和逻辑就会干扰他。虽然他本来并没有分别,可是他说外相并不需要我们去拒绝外相,拒绝外相就有可能是错误的,拒绝外相你等于就是又对他产生了对立,我们误解了本相的原始状况。就因此我们有时候呢,这里面又会产生人性的很多复杂化,比如说我们拒绝外相,有时候就觉得空,噢,空,那我就空了吧,别提,别人就拒绝声音,拒绝形象,拒绝一切,我就自己空着,就因此呢这叫空无一物,空就像一个空的房子一样,他没有任何内容,他是非常没有任何营养的,你就吃了一个大萝卜,这个和没有任何营养一样。因此,这种教法是具备营养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空性和一种本性,就因此他经常会描述说并不是完全的空,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营养,需要智慧这里面。这种空和本性的描述方式就是这样的。在一系列当中我讲的,其实并没有具体地说明这是止,还是这是观,为什么呢?因为我讲的就是止观双运的一种方式。观是一种智慧,观是一种他的真正的精华,止是让这种精华维持的载体。就好比像我们人一样,我们的灵魂还有我们的载体。
可是,你说灵魂是哪个,载体是哪个呢?也没有。你分开了,它就变成一个死亡了,存在了,你就不能说明哪个是灵魂,哪个是?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你非得要分开,那就是一个尸体,那就是一个躯体,那就成为一个遗体跟这一模一样,我们并不是要完全分开空或者分开止,也并不是完全要讲授一个观,只是以这两种方式,我们不断的去真的能体会到,你体会到的时候呢,才发现他们两个是合一的,融合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排除前面的这些干扰,不然的话,一个行者就会很容易掉入一种陷阱,说没有恶、没有善,就好像无善无恶了,可是你没有在境界里体会无善无恶,可是你的行动和人的态度变成了无善无恶了,那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陷阱了。
你没有找到它的本相,而本相的这种描述制造出了你的另外的一个观点、看法和情绪,你又把它制造了,你又把它态度化了。因此,我们不要把这种文字语言的表述,对它的描述不要成为我们的态度化。变成态度化了以后,我们反而变成了僵硬的,反而我们自我屏障的,因此它说,这不在于语言文字的对像。没有在语言的文字对像的范围里,因此语言文字仅仅是让你去了解它,可是很重要的陷阱就是我们不要让它成为你的态度化,善恶也好,对立也好。原来,有可能我们的本性是被很多轮回性的、习惯性的、丑恶性的,很多东西包裹着,愤怒性的,贪婪性的,然后我们在慢慢听法的时候,我们换了一种包裹了。还是包着的,换了一个绸缎的包裹。是什么呢?对它描述性,就你把他当成是你的态度化、概念化,因此还是一个包裹,你只是换了一个包裹的材质而已。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非常重要的对大圆满的教法的描述。
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他的“道”是不在文字、语言的对像。不让这些成为你的概念思维态度,不掺杂任何丝毫的造作,结果让自己展现原始的本来的清净,无愿望也没有悔的。可是呢,我们要某一种方式维持它,是什么样的一种方式呢?你在慢慢安住打坐的时候呢,这时候微微要学会张开一点点眼睛,因为这里面经常会讲到明和空,明是犹如这前面的空间一样,非常清晰的那种状况。这种清晰的状况,跟你的本来的像是没有差别的,可是他并不是外在的空气当中信息的这个状况,也不是外在信息状况,是你本来的信息状况,都不能相互去说明哪个是,可是呢,你保持稍微地睁开眼睛的那种状况的时候,你就会能体会到你的本相里面的你本身的这种明。不遮蔽的那种状况。
内在我们把他描述为叫“不遮蔽”。外在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稍许地感受它呢?就是外在的这个空间,你说这个空间有遮蔽吗?因此,我们比闭着眼睛的时候,更让我们感受“空无”没有实有存在的这种心的这种状况。没有实有存在的这种心的状况,没有分别对立的这种心的本来的这种状况,没有被你的起心动念启动他之前和启动以后的他的底端是没有差别的。一个是没有启动的状态,一个是用强大的习惯性的习气被启动以后,又看到了他的底端,我们保持了他的底端,他只是在这样的一种动态里面,展现着他的本来,因此是永远没有离开的状况,我们原以为,他一启动我们就失去了,好比像某一个东西在我们肚子里,他一启动到了我们脑袋里似的那种感觉,那就变成了分离的状况,他启动也好,他安住也好。他的本来状况是仍然跟随着我们。
这很难理解,可是希望大家去慢慢去一系列的教法,特别是修止这样的,修出来的,然后长时期我们这听到听课的很多内容,甚至有可能在网上听课的,都一遍一遍地去看,比我们念多少多少经还要重要。一遍十遍二十遍一百遍这么去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的去体会到。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微微地张开眼睛,在任何时候,自己以这种状态五种姿势状态,脊椎直起来,嘴呢,自己可以按照传统的经典传统里面的说法是稍微的微微地张开就可以了,或者自己觉得怎么舒服可以,呼吸呢自然,不要想着是嘴还是鼻子,不要想着是肚子呼吸还是肺呼吸,对这些不要成为你无意义的干扰,你只要保持微微地张开眼睛,稍微地比较舒服的斜视的方式看前方,你的注意的这种意识,不要太收里也不要太放在外面,就犹如上次我们练的哄字的那个圆圈,大家保持圆圈练哄字的时候一样,类似的状况,我们上次是声音和眼睛的看法,现在我们是意念的状态,不要太放在外面的形像,某一个光,某一个地板的颜色,或者是他的纹路上,或者某一个看,前面这个衣服什么什么材质还是什么的,不要放在具体的某一个地方,也不要完全放在你的体内,完了收紧了有可能你就会觉得我这心在跳,或者是我怎么怎么样,什么我左手在麻,或者是怎么怎么样,它就会变成很多在心理上的一种身体上的不断地分析、不断地分析,不断地分析。就已经我们早已经被动念了,因此,我们保持的是什么呢?就是完全地不要太外往收,往外放,也不要太往里进,保持一个平稳的状况。
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不动,平静犹如前方的这空间一样明亮,在这种状况维持,这里面不要自我诉说喋喋不休,让自己完全就在这样的当下当中,不要去分析,不要去拿来文字和语言成为我们的概念,不要认为空空空,不要在心里去念空,不要在心里老念着本性、本性、原始、纯净什么的,这些都不是,都是你的造作,都是你的动念,你就在启动自己。
好,行了,然后平常打坐的时候呢,前面也讲了无数遍了,我们不要去试着我打坐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不要试着去这么做,打坐几秒钟,打坐一分钟,保持质量不要保持那个数量。现在我们要保持质量的时候了。
然后稍许地好一点,比较不错的时候你就要放下,因为为什么呢?因为你稍微好一点的时候,你会产生执著,不肯放下。就觉得会不断地好,不断的好,就突然的我一下子脑袋就怎么怎么样撬开了,突然的我这个好像里外透明了,就突然地我怎么怎么样,就我们很容易被造作,会被美丽的造作原来都是被烦恼的造作和很多情绪化的造作,现在我们透过一个信仰,透过一种信仰的这种精神的方式,我们会给自己造作这种美丽的环境自我欺骗。就因此我们会很容易,这个里面又会放不下,又会给自己期待很多,因此,我们不能保持在无怨无悔的那种状态。我们要维持的是这种状况,而不是维持的是我们平常想像的好的状况。为什么我们要说我们的意念不要太往外也不要太往内,保持中间的平稳态度,这里面我们不得不就揭开一些密码,是什么呢?
我们人类已经习惯了一种长时间的习性,我们有好几种不同的思维,就像前面说的一样,类似一个叫柔一个叫刚,一个叫屏障。很多这种思维,就会影响着我们,我们必须要保持这种状况,才可以使我们变得非常的宽大无边。这种状况,影响一个人的,比如说我们的柔和,刚硬,我们把意念太往里以后,我们就变成了一种屏障。那比如说我今天在讲很多,甚至原来讲的很多,你在这儿听,可是你几乎没有听到我的声音,有可能听到一个头,听到一个尾,然后这中间都是你自己在说,你自己在交流。你自己在自己说,你自己在自己说一大堆,你不能敞开心胸地去听,你必须要嚼着点什么,你必须要嚼着这个东西,你不能含着它。
因此,我自己在诉说不断地喋喋不休地在诉说,因此你就只听到了一个前面和一个尾巴,就我们很容易会变成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这叫屏蔽,屏蔽自己,你不仅仅是在教法当中,而且平常的生活当中也是如此的,哪怕是你听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教法的时候,同样你把自己隔阂了。你只喜欢自己跟自己交流,只喜欢听你自己的声音,好比像你最好的朋友就在你的耳边或者是思维在你旁边,你永远跟他交流。交流的境界还不赖。
完成进入一个禅修的那种状况了,就是听不见你声音或者自我诉说,听不见你在干什么,在自我诉说,突然一下子我说你在干什么,突然一下子我们就觉醒了,这叫什么,觉了——觉醒。其实是类似。觉醒就是我们从某一种问题里面突然地觉醒,我们虽然说突然,可是没有突然。它这种觉醒是通过很多的这种教法不断地在说,不断地在给你去讲授。你似乎一点点地去感受,这种感受更具体地去体会、去品尝的时候呢你有一天,突然我们把它称之为叫习惯性的,我们也用这语言了,可是他不是突然它在某一种层面是间接的。因此,我们在自我喋喋不休的自我的这种诉说当中,突然被某一个尖叫的声音给弄醒了,我不得不看这个人的情绪或者面孔一样,发现你怎么会这样啊?怎么这个脸色呢?怎么变成这样了?我们才能看到这个世界。
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刚”。过于的,我讲的这些都是过于的。他认为一切柔和的、祥和的,慈性的、温暖的,他不相信这些。它认为这些都是假的,伪装的。它认为有些东西很有道理,可是他内心里面的一种强迫性的东西,就不让他去接受这些,他觉得弱肉强食是最大的真理,权力是最可靠的。利益是最现实的,似乎他的信仰是这一切就能决定一切。其他的都是骗人的,都是伪装的,装什么慈悲啊?因此,我们的内心深处就有一种冲动想揭发这一切似的那种感受。
就因此,过于的这种状况,就会影响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要去讲授这些教法,因为我们就具备着,有些人各个东西都类似具备,有些人是里面的弱强和屏蔽的这些特别一些,突出来一些。因此,他不能表现出自己柔和的一面,他觉得这种柔和和温暖的这一面是丢人的。他跟慈悲是无缘的,就因此呢,他从一种理性的判断和他情绪里面本能的这种状况,就会使他弄得很累,某一种层面上,虽然他不愿意承认。
还有一种是太柔,就像那个冻化了牛粪一样,太柔太稀了。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那个东西一样,一看,怎么那么硬,斧头砸都不行,但是放五分钟一看,怎么稀成那样啦?这个。因此,一个太稀一个太刚。太稀的我上次就讲过一次。内心里面有很多不甘心的事情,可是他表面上不得不迎合很多事情,它虽然去崇拜温暖,他肯定慈悲、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可是他内在里面又有很多冲突性的东西,觉得自己好像自己就不太甘心似的那种感觉,在很多的地方。可是他有一种特别的东西是什么呢?他就极其地反对权利、金钱、什么什么这些东西。就觉得这个不对了,太功力性了什么什么的,他对这些有仇恨,虽然他的内在很羡慕这些,可是直接来说就是一种仇恨。
还有一种非常生存背后的一种习气,在你认识和认为的正确的和在你内在里面的一种强烈的这种情绪之间,就永远做碰撞。就我们平常把他说成是逆反,就是类似,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可是我有一个劲儿觉得就不是的,这个东西一下子就会出来了,可是这个东西很折磨人呢。可是我们仍然很愿意挺着胸待着,这个胸挺的够累的,所以因此你看,我们的这个大圆满教法讲的重要不重要,我们要不要这一辈子就这么下去?我们这个劲儿能耗得起,可是我们的时间和寿命耗不起呀!
因此我们的这种思维状况里面,我为什么要讲我们在这样练的时候呢,微微张开眼睛不要太外也不要太里,保持一种平稳的状况,其实在不知不觉地在训练我们的态度,甚至他没有所谓的中,不要以为这是我们平常的传统性的我们概念里面的那种中庸啊,他甚至没有中庸,我们只是保持这种平稳的状况,平稳的状况。为什么我们说这个明而没有任何遮蔽的状况犹如类似有点像我们前面的这个空呢?因为他是没有任何隔阂性的,里外透明的,就好比像我们的屋里的空间和屋外的空间一样。看起来是被隔阂的,其实互相是通着的。所以因此,我们要保持那种状况,可是这里面不要想着去抓住它,抓住他又是一种动念和造作。
因此这个最简单的东西,我们用复杂的方式去说,其实你就很简单,就是平常去稍微地去锻炼一下不动,不造作。因为为什么呢?没有什么可造作的,因为我们的心本身就能想到乱七八糟的,能想到从出生到现在,给自己顾虑到从明天到我死后,乃至我死后的儿子、女儿什么这样之类的,这个心。其实我们不是一直以来在说,大家也试着有体会嘛。他这种心没有任何形状和颜色存在的。他不能被任何高科技的东西能抓住、控制住。他就是如此。我们只是让他展现这种空的没有任何物体,无实有的这种状况里面,并不拒绝外在的这种流动性的这个外相,因为外相是流动性的,他并不是说外在是假的,然后他不存在,你就闭着眼睛就不存在了,在这个时候不是这种概念,他说虽然外在是流动性的,可是外在的本相跟我们的本相也是如此一样的,跟我的心一样,虽然我的心在不断地在动,不断地在动,可是呢我在不断地这个动的过程当中,这个情绪、意念在简单的过程当中,我再让他展现他本来的面目的时候呢,他本来面目里面,并没有分出一个动的意念和不动的意念,并没有。并没有分出刚才你很愤怒的思维和你现在平静下来的这个思维,并没有看出来你非常稀的不行的冰淇淋和刚才冻的不行的冰淇淋之间有什么差别,只是由于条件原因被冻了而已。待会儿由于同一个原因又稀的不行了而已,还是仍然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那种类似。
你的情绪再激烈也好,你再平静也好,激烈的、愤怒的情绪本身下面,他是可以动化的,动化的这种本来的底端里面,因为他展现的就是本来的这种状况,柔和的状况,祥和的这种状况。甚至祥和、柔和、美妙、深爱、原始、本性这些描述都真正展现他的时候呢,就仅仅是一种概念,我们剥掉这个绸缎的包裹以后,我们就真的能体会到他。可是这里面,我们又不要走一个极端,认为这一切都不需要,可是在感受他去训练他的时候,这种描述是需要的。这种认识是需要的。可是,你能保持一定状况,维持他的状况的时候呢,我们就不要不断的去启动这个描述,不断的去启动这些描述、不断地启动这些字眼,不断地启动这些字眼下面的概念、观点。
这就成为了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能不这样去继续训练和展现我们的这种状况的话,我们所谓的柔、刚、屏蔽的这三种,我们的本来,人的这种不能叫本来,人的这种状况注定要折磨我们,他不仅仅注定折磨我们,同时他又注定要败坏你所理想当中的很多东西,障碍就是这些。我们经常说,哎呀,活佛给我念念经吧,我这有障碍了,或者是我这有问题了,什么什么……。其实真正的问题,长久的根源就在这些地方,你真的能把这些融化了以后,障碍和问题的根本就没有了,源泉就不存在了。
你前面的一切犹如极乐天国一般。因此,这就是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根本,不是说明天让你赚十块钱,不是说后天让你赚多少钱。那你明天赚十块钱,后两天这十块钱没了你就觉得挺伤心的。而过两天你又赚了二十块钱,而再过一会儿就没有了。不是花完了,就是被人骗了,不是被人骗了就是货币贬值了,二十块钱变成十块钱了,要不然不是被人骗了或者是什么的,就是你一顿饭给喝了。因此,这一切现像是没完没了的,因为我们要从根本上的,我们不是仅仅给你擦个酒精或者是给你擦个药的,不像我似的,拍拍肩膀说没事儿了。
因此我们必须要跟着他。要必须明白,我们为什么,我们具备了什么样的一些问题。我们仅仅认为,看来我们真正的最高的境界时候,没有什么善恶,为所欲为。
好,本来要讲警觉来着,可是警觉看来今天讲不了了。
因此,今天讲到这儿。
然后大家休息,也不是休息,两个星期左右,停一段课,然后大家一定要把前面的这些东西修炼一下,然后到时候,给大家考试一下,看看啥感觉。体会到啥东西了,有没有看到普贤王如来还是文姝菩萨来,还是什么什么……,我得看看,然后是柔和还是刚硬还是屏蔽的这些状况,有没有被受到一点点的软化,这些东西我们都得消化,就因此不能一下子就一直讲下去,一直讲下去最后变成了一个大蛋糕,大家生日快乐或者是祝你怎么怎么样,每人吃了一小块,可是也没觉得产生什么作用,回家还得接着吃还得吃一顿饭,因此我们不能成为这样,必须要真的去感受他,亲身经历他。
在我们的心田里面,真的让他去种出一些苗来,而不是说,那个田很肥沃,非常好,种啥得啥,一个人说:好,这个人真好,回家了,可是这个田里从来没长过东西,因为一个给他介绍了一下,一个非常肯定地说你这人真好,好!明白了就走了。可是千万不要误以为描述的这些方法,能真的去成为概念。成为概念以后你就又成为了障碍了。概念一定要让你保持那种无愿无悔的那种状况当中的时候,这些概念千万不要你再加以干扰这些,你千万不要去认为品尝某一个东西的时候,不要对某一种对他的介绍去品尝,我们经常这样,在思维里面我们在看这个介绍去品尝这个东西,说明你没有品尝他,对他的描述你去品尝他,你就品尝不到他的味道,你品尝到的是这个介绍的味道,你要去含着他,这个时候感受跟这时候的还有一点差别。你要含着他,你要去体会他。不要用介绍方式去含着他的时候,就已经不需要跟介绍的这种东西去校了,我们要去校对一下,听说这个臭豆腐特难吃,怎么难吃呢?我就尝一下,然后还要校对一下,那你说这个是不是有点问题阿?你真的含在嘴里的时候,啥都不用说,就已经品尝到了,你不用校对他了。
就这样呢,咱们两个星期以后要考试啊。大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