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去看无常,所以就迟到了。
上次我们讲到了八种意识,五十一种心所。这个里面有五遍行思维,
有“五辨解”思维。然后是六种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十一种善、四个“易变”,总共加起来就是“五十一个思维”。
“十一种善”里面,是原来我们讲的“十种善”里面,加一个叫“融合”或者是“延续”这样的一种“善心”,对其他的十种“善”既融合又“延续”的一种状况。这“五十一种思维”和“八种心”,上次简单地讲到了心的启动与与制作,讲了怎么启动和制作的。上次讲的是八种意识的启动和制作的过程,还有遍行五种思维,就是等于说是它怎样投入到外面的世界里,完了产生反应的。
今天简单地讲一下“辨解”。投入在外界以后,五种辨解思维在辨解。五种辨解思维,大概来说,我们经常所谓的执着以五种细微的思维情绪把它细分了而已;其实真正来说,它就是一种执着思维。这种执着思维,更细微地把它划分的时候,把它称之为五种辨解。就是辨别外在世界,然后再去决定你的或舍或取——要取还是要舍,要这样的一种思维方法。就是这样的,它首先是——我们才可以看得出来我们所谓的执着具备五种状态,它就是一种执着——是什么呢?欲乐。欲乐是什么呢?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兴趣爱好,首先是兴趣爱好。如果你没有兴趣爱好的话你不可能去投入,因此首先建立的是兴趣爱好,产生的是兴趣和爱好。由于你有兴趣爱好,才有可能坚持下去。兴趣爱好里面,有一种坚持的动力;如果没有的话,他无法坚持下去。他可能今天觉得做的时候,觉得挺好的,可是他不是兴趣爱好的时候,他有可能就会失去。因此今天讲授的这个,有可能这种东西你也可以放在很多地方,因为五十一种心所里面,什么都有。十一种善、六个烦恼、根本烦恼和随烦恼。这些启动的方式,五遍行思维和辨解思维,辨解出来的,就产生出来了这些辨解,出来以后,在阿赖耶识里面储藏,我们的意识在阿赖耶识里面的这种储藏的东西在启动。这样时候,就成为了我们挥之不去的,非常印象深刻的这个世界和情绪。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他的制作过程。我们只感受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我们不得不以这样的答案去思考下去。就这样,这五种辨解思维、欲乐、兴趣、这种兴趣里面,就带有坚持,你是一种坚持的话,有可能这就是兴趣,如果没有坚持的东西的话,有可能这不能叫兴趣。有可能你就是一个暂时的好奇而已。是什么呢?他辨解。也叫信解,这种信解的东西,它就开始做分别,做分别之后,你就开始决定要取还是要舍,这个时候很多的时候,这个里面又有很多东西,它不仅仅是不好,这个里面都不存在我们平常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没有!它仅仅是一个制作的过程。它这个里面,既可以产生好的作品,也可以产生一般的作品,很次的作品都有可能被产生。这种信解的过程当中,有些人的这种信解的过程当中制作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产生信仰。有可能产生了信解。去除了自己不信任的,去除了自己的恐惧,去除了自己的焦虑、去除了自己的很多不愉快的东西,去除了我们造作出来的太多的让我们一个一个环一样的套进去的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去去除。“取”取了什么呢?取了信念。
这种信念,成为了我们的鼓励,我们的阳光。它不限于地点和时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它不管我们是可爱还是丑陋,它永远都是在那个地方支持我们。而且,我们朝一个阳光的方向走;尽可能地走,哪怕是一小步,都是朝那个方向走,挖掘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在走。因此信解的时候,它有可能会建立起信仰,有可能会建立起黑暗。为什么呢?因为下一个意识,就是第三个意识叫“念”。这个“念”就决定了你是给自己制造黑暗还是阳光,因为这个“念”是这个里面的又是一个创造者,又是另外一个加工厂。为什么呢?这个“念”就不断地让你忘不掉,念就是不断地在给你,就是不断地展现在你眼前,不断的在你的脑际里产生。让你根本就无法抛弃它,抽不掉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提供的前面的这两种信解。信解是什么呢?信解的这个思维产生以后,相对来说,无法动摇。他不会那么容易被其他的动摇。再加上我们不断的念,就好比像我们学某一个字,害怕忘记,我们就不断地去念,或者是用意念去念,或者是用语言去念,这样的话,这样的字我们很容易地就记住下来了。
就是平常我们生活当中,我们为了记住某一个词,我们要念,就像念八字真言一样的把它念十遍二十遍的话,更容易记一些。跟这个一模一样,我们的潜意识里面,就在做这样的一个工作。某一个事情,建立起来,产生、首先是兴趣,是坚持,再产生了把它成为了取舍、分别。取舍分别当中,让他延续下去。这里面是什么呢?取舍分别的这种意识,就让他延续下去,第三再加上一个念,不断地念,不断念,这样的话,就成了你的很现实的一种状况。因为什么呢?叫第四个,念的这个,不断地让他延续下去以后。
第四个意念叫什么呢?叫定。
你在定那种状况里面了,你就定下了你人生的目标,你生活的方式,你工作的态度。你对事物的看法。你对很多事情的分析方式。那这样的话,我们经常把它称之为一个人的性格,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说那个人就是那样的一个人。有可能那个人,对某一些事情方面,根本就过不去了,很多的其他方面很容易过去一些。有些人,有可能嘴上很厉害,可能心很软。有些人也有可能喜欢自我虐待。有些人有可能不喜欢真正地面对自己,要逃避自己,根本就不想面对自己。一想到自己的时候,我们必须让自己的被掩盖遮蔽起来。,遮蔽自己。这种程序就形成了定。
第五种思维叫慧。这种慧呢相对的,它不是我们经常所谓的那种智慧,是相对的、思维形态里面的一种慧。慧是什么呢?慧,刚才所谓的那种方式让自己延续下去,以这样的方式,自己不管怎么样的话,都基于这种理解方式,基于这种思维方式,基于这种思维基础来去看世界。哪怕是我们听佛法的时候,以自己自我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听佛法。,自己的这样的一个状况去理解佛法。怎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得拿着自己的袋子去装东西。在某种层面上,佛法跟我们讲,我们不用拿着自己的袋子去装东西。可是我们习惯性地顺手一拿,又拿着自己的袋子又装东西去了。我们习惯随手带包,永远以自己的包来装,然后呢,“装了多少”我们把它称之为装满或者是没满。
因此,这种思维延续的状况,它在这个制作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东西:有可能是善,十种善、十一种善,有可能是六种烦恼以及二十种随烦恼……这样就产生了。
这样的时候,佛法就讲述了很多很多的方法。对治它们的方法。首先让我们明白,我对治的对象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对治?它们是怎么形成的?首先要明白。不然的话,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打仗,我们打仗的对象和敌人是谁,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而如突然地说:我们走,我们拿着枪走,拿着刀走,就突然跑出去了。到战场上了,但是不知道是谁,我们要面对的是谁,为什么我们要跟他们对抗?根本就没有去想过一样。
因此,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六种思维,八种思维它的这种启动和制作;,然后制作里面,它必不可少的五种辨解思维和五种遍行思维。在这些的合作和协作下,它很成功地制造出来了一系列的我们的情绪,新的情绪,和启动了很多旧的古老的元素,旧的情绪和新的情绪连接。这些都以五种辨解把它包装起来。五种辨解要把它包好,包装好,以免遭到别人对我们的产品的缺点的质问和疑问,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五辨解的包装。
然后我们再面向世界,就是稍微微笑一下就可以了,一切都很好了,老师也告诉我们这些,工作岗位上也是这样的。就像我前几天开玩笑一样的:有人说师父你这么累啊!我说没事儿,我回去深呼吸一下,然后一开门就带着微笑,“你好!”就开始新的工作了。跟这一模一样的,我们就完全地被自己的这些装备好了以后,就开始走向世界了。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开始一切程序的连接,就开始了这一天,我们把它称之为“一天的生活”。
因此在佛法的信仰当中,给我们更好的一个观点,他说可能我们就这么下去,周而复始的,有可能大家都腻了,可能大家微微觉得,真没意思。要不然我们再用佛法的方式再去揭开他的这种过程,去熟悉一下,我们要不要以佛法的方式去在另外一种角度去判断这些。我们要不要探索一下有没有可能?我们还可以有这里面同样的机器可以纸制造出更好的产品来。或者在某一种程度,不需要这些机器,咱们可以用更高的技术去面对这些?就因此佛法产生了“相对的教化”和“绝对的教化”。
“相对的教化”就是我们同样用这类机器,可是,咱们制造更好的,质量更好的产品。
“绝对的教化”就是我们把这些机器放下来,我们不要老靠这些机器来像孩子一样,创造这样的一个东西,一会儿说我要糖,一会儿说我要兔子,一会说我要巧克力,那我们没完没了了,永远就这样了,孩子也满足不了。永远你说你今天做一大堆的巧克力,他明天不吃,他说我要冰淇淋,跟这一模一样。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制作永远是制作,制作不过来。我们赶不上它。
可是我们也不能攀援,必须要明白,我们还可以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可以制作相对的这种善的教化。“善的教化”这样的时候,我们开始去了解他,在这个制作的过程当中,我们稍许地加一点点其他的善的东西,我们在这个启动的过程当中。前面的比如说这种深意的这种意识里面,让他单纯一些,而不是再启动,烦恼意识和哀乐意识的这种种子和连接。尽可能地我们单纯一些。
而不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单纯”,“单纯”就是意识的单纯,看就是看,听就是听,感受就是感受。而不要加以我们自己的分析,启动我们这个背景。再产生我们所谓的感受。
“五遍记”作为助手,辨解一切习惯性的这种方式,调料一放进去,完了制造出来。就开始受,苦啊、人生苦啊!人生没意思啊!所以因此只是暂时觉得新鲜的时候,觉得挺好的,过了一段时间,就没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了。所以一生有可能就是这样继续下去了。这样的时候,佛法告诉我们,两种方式:
一个是我们经常所谓的念真言,一个真正地去看六种思维:第一个阶段去看六种思维;第二个阶段去看他的制作过程;第三个思维就是它已经变成强大的过程当中,那我们怎么办?
就这样,它是好几种对治方式。
念真言它会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甚至调呼吸它会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调呼吸一般来说,它会在瑜伽之内。这样的话,他会给我们诫很多这种方法。比方说我们首先讲讲念真言。
念真言是在干什么呢?原来我也讲过真言的一些简单的讲解,今天我们针对这样的一些状况又得讲解一下真言的教法。
念真言是什么呢?念真言是一种能量,刚才所谓的我们这种能量的启动,因为能量的这种启动的状况,我们一般来说,都是被动。因为我们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们的这种情绪反应就冒出来了,我们不知道这个怎么参考,怎么在这个细微的制造过程当中,我们感受不到,因为我们对“心”根本就不了解。我们一说到心的时候,要不然认为是心脏,要不然认为是大脑,我们除了这两种意识对“心”的理解以外,我们永远跟随我们的心,丝毫没有真正地觉察过,接触过,熟悉过。
这样的时候,我们更不可能觉察到它的这个制作过程,几乎不太可能的。这样的时候,真言的能量和念诵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帮助。真言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全身,每一个细胞。它振动着每一个细胞。,它在启动,阿赖耶识里面的正和善的一面,他不断地在启动这些,避免相反的状况启动。间接地,它去改变外在的事物,不然的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以为:你给我念念经吧,一下子把我变成很有钱的,你给我念念经吧,我变成一下子什么什么都顺了。虽然是一种愿望,是没有错,但是真正来说,念经这样的时候,他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关系。是什么呢?
首先是我们内在的这种善根启动。善根启动的时候,我们的外在的世界,有可能就微妙地在变化。外在的世界微妙地在变化的时候,我们再次在内在的这种元素启动的时候,外在的世界跟你所接触的人,物、事、有可能就会在变化。如果你启动是正确的话,那外在的世界给你回馈过来的信息是正确的、美好的、顺利的、融洽的、通畅的。如果我们启动的是相反的话,那有可能他是不顺利的,不融洽的、不通的、对立的、怀疑的甚至是忽略的。这些有可能会在启动。
这些启动以后,那你说怎么可能?充满着这些相反的气氛的时候,你说怎么可能这个里面有一个很好的事情发生呢?你说工作怎么可能顺呢?一个事情怎么可能谈好呢?因此他对这一切,就产生着间接的作用。
直接的作用是什么了?直接的作用就是从你的内在里面的一种启动——元素的启动 。更容易被外在的现象里善和正确的一面,更容易启发你。别如我们对某一些话的理解里面,一句话里面,就可以理解成好几种理解方式。为什么偏偏有些人把它理解成是一个不友好的呢?有对立性的呢?有意图性的呢?偏偏为什么有些人在引用的话里面,又理解成是友好的一面。
就好比像曾经说是——就是思想方式里面——曾经一个人说我要去非洲去卖鞋子去,别人一说,非洲人不穿鞋,那算了,看来这个没戏,一个人说那太好了,我去吧。你看就一句话里面,就理解方式不一样,一个人认为他们不穿鞋肯定卖不出去,一个人认为你说不穿鞋,认为还没穿呢?那我去给大家卖鞋肯定有(前途)。一个认为还没穿呢,一个认为不穿呢。你看这么一个理解方式,就相差的特别大。
真正事物的理解方式是很重要的,就一句话他听到的是没穿,还听到的是“还没穿”。有些人看到的是机会,有些人看到的是失望。就像看一个艺术作品也是一样,有些人看着就入神,投入了,有些人看着没有任何感受,西藏人看着这个断臂的艺术,觉得这个可惜了,这个断臂了,摇头。了解这个艺术的人,有可能就频频点头,觉得不错。
真正对这个事物的理解方式,就这么大的差别。而理解方式对你的感受,那就是完全更大的差别。这就直接产生了对这个事情的价值观。价值又体现了这个事物的本身的价值。价值影响市场了,你看这一切都是他形成了连续的反映,就是从内在的启动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内在的不能启动的情况下,我外在,光是靠我们外在的努力是完全不能起作用的,可是也不能完全我们希望内在来启动一些,那是不可能的,就好比树是一样的,我们就完全希望树光是浇水就可以的,是不可以的。
它需要具备很多种条件才可以长得更健康。虽然我们的念诵可以直接起到一些启动的作用,同时能启动一些很重要的让他增加元素的作用,可是让这种元素维持下去,延续下去的话,我们自己必须要去不断地念诵。
在加上我们不断地改善自己,就好比像前面的五种“辨解思维”一样,我们首先对这样的事情建立起爱好、兴趣、再产生对它的那种取舍,坚持思维、不被动摇的这种状况,取舍好了,分辨好的,再加上不断地念诵,意念的念诵和语言的念诵成了一种定性的状况,相对定性的状况。就这样的,这种下,相对来说,它离真理更接近,离我们的本相更接近。藏语的意思就是说这样有意思,不这样做就没意思了嘛。不这样做就没意思了。因此,这就叫真言能量对我们的一种启动。
第二个是意念意识对他的启动。
那今天就太晚了,跟大家下节再讲意念的启动吧,意念的对治方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