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人生无常

  就像前面讲到怎样受法和怎样去寻找上师一样,我们没有生在无暇的八处,完全具备了难得的人身,也具备了内外的十条件,和受法的七条件。然而这样的人身不会始终存在,就像夜梦中盲人找到了眼睛、穷人找到了宝藏一样。所以在这样非常欢喜的时候,我们面临梦醒后的黑暗和一无所有。当无常降临到我们头上时这一切将不存在,变成空。如梦人生如何度过才算是有意义?要使这一生成为未来解脱的起点,只有明白无常、在内心升起对无常真实的感受才能做到,如果对无常没有认识,修行善业将懈怠。我们要通过很多的方法来认识无常:

  对外器世界的认识;

  对内情众生的认识;

  对佛菩萨涅槃的思考;

  对众生死亡的认识;

  现实中的比喻;

  对真正死亡的认识。


(一) 观察外器世间的毁灭去思考无常

  由于众生共业所形成的外器世间——山水、大自然等看起来坚固的一切,在贤劫尽时将被七火七水所毁灭,连灰尘都不会剩下。《夏伽王涅槃法》云:四宝、银、铜、铁的世界将被火水风所毁灭,幼稚的众生更不能逃避死亡。为什么说幼稚?因为我们对解脱没有认识,对恶业没有厌恶,虽然有一点对快乐的向往但不知道如何寻找和达成,就像儿童把所有的时间耗费在自己编造的游戏中使自己快乐。我们面对死亡就如同稚儿一般。

  世界如何毁灭?我们的内情众生将从下向上依次毁灭。一禅天以下的众生无有生者。太阳将变成现在热度的九倍,而这样九倍的递增将出现七次。第一次的九倍一切河流将干涸;第三次九倍四海洋干涸;第四次九倍大西洋将干涸十六万公里(海岸线);第五次所有的水将不存在;第六次所有的山将化为灰尘;第七次世界成为火海,从地狱到一禅天都像窖中的瓷器一样红透。《库法》云:天上升起九个太阳世界成为熔炉。

  七火之后是水灾。七水之后世界将冷却,有七次九倍的冷却。第一次降水世界变得凉爽;第二次地面有霜一样薄的水雾;第三次开始有露珠般的雨下来;第四次时雨滴成为针一样的雨线;第五次雨像大针一样;第六次雨像箭一样;第七次雨像竹竿一样;第八次雨滴像车轴一样;第九次时雨滴像车轮一样。从第二禅天向下将溶化在大水中。《库法》云:天上升起九个月亮,大水注满了世界。这样的大水重复七次。

  水之后是风,风叫“金刚十字”风。风是悬浮这世界的力量,而它所托起的世界瓦解了,所以风将上升吹起。吹起的九次风称:吗瓦,切瓦,擦巴,加瓦,擦瓦,搓瓦,若瓦,接瓦,捏巴达。第三禅天以下将毁灭。搓瓦吹起时突破了空间,水就像樟脑一样挥发了。《库法》云:九风吹起,烟消云散。

  我们所认为坚固的世界不过如此,脆弱的生命不值一提。

(二) 观察内情众生思考无常                            

  观察内情众生的空。在外器世界没有毁灭之前,人类的寿命减到只有十岁,那时将被疾病、饥饿、战争所毁灭。由思想和呼吸组成的内情众生不会永存,他们将在疾病和战争中灭亡。

  首先将有4404种疾病、80360魔障同时出现,人类将断除所有的往来和交往,国与国、城与城、个人与个人将不再交往,所有众生都像霜打了的花一样。

  之后是饥饿。第一次饥饿,十二年滴雨不下,人们将七粒谷物串成串煮一锅来补身体。不要说米饭,几年没有粮食了。第二次饥饿一粒谷也没有了,挖地下墓中的人骨吃,他们说:“这是我们的祖先吃谷物长成的骨头,可以补身体。”煮在水里偶尔补一补。第三次,墓地也挖完了,那时人没有同类和血源的概念了,开始弱肉强食、同类相残。

  然后是战争。这不是我们认为的战争,而是从天空像下雨一样降下刀剑,从地下像长草一样长出刀剑,连母亲打自己的小孩一下都会杀死他。人们将遭遇不可思议的不幸,天上一颗流星也会落在人头上,人就像菜板上的菜一样。这以后几乎没有幸存者。人类的命运如此,更不用说每一个个体了。

  死亡是唯一现在可以确定的事,不仅如此,我们连今天晚上不死的把握都没有,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为死亡做准备,由衷地感受这一切。 

(三) 观察佛陀涅槃思考无常                            

  《涅槃经》云:佛如来、菩萨会涅槃和圆寂,幼稚众生不可避开死亡。

  佛陀以证得不生的境界和绝对不变的智慧依然要涅槃,我们的幻有之身不可能解脱无常。无始劫中有恒沙菩萨入世而都已涅槃,此贤劫就有七佛涅槃,更有很多菩萨圆寂,他们所讲的法也无常而灭。为什么法会灭,因为他们所讲的环境和现在不同了,人类的思想也不一样了,到了一定的阶段佛要涅槃、法要变灭,这是正常的。我们的佛陀辛饶弥沃也曾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以无数化身度化众生,他的法语就像黎明的鸟叫一样悦耳,他留下的法就像晨曦的阳光一样让人欣然昂望。他的法唤醒愚痴的人们,他的法打破漫漫长夜。他为度化顽固的众生而示现圆寂、把法留在人间。他传了声闻、缘觉、菩提法而涅槃,他的弟子将他讲的法集结成经、律、论。而跟随他的菩萨和罗汉也都虹化而去了。这一切伟大的人只能在历史中听到而不可见。我们自己是否应该顽固地对改变和死亡无动于衷?

  历史上那些不被四大控制、像鸟一样飞翔的伟大上师们也不在了。在赤松德赞时代本波法和印度法比试的时候,本教有九位法师,一位用手举起了雪山、一位将山中的花木聚在了一起、一位用手托起大海、一位法师用火围绕了珠峰、一位令妖魔现身、一位让河水倒流、一位托起大山、一位一步跨过大河、一位令藏王降伏。而这些上师都已不在。他们已悟得不死的真理,而这血肉之躯的变化不可抗拒。

  曾经的辛恭上师圆寂的时候,他的弟子雪依里波恳求代替上师去死,上师说道:“我虽然看到了实像的真面目、已超越了死亡,可是血肉之躯是无常的,因此我要走向正确的虹化。我这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死亡具有无畏的快乐,因此我要走了,我不能替代你的死亡,你也不能替代我的死亡。”

  我们恶业而成、被业风吹动、被血肉包围,像笼中小鸟一样,即将无目的地走在陌生的地方。必须果断的开始精进修行,日绰巴上师圆寂时说:“缘聚皆无常,所成必坏空,所生必死,肉身因缘起,也由因缘灭,为使生命不空过,要精进修行,一切行者勿破戒律和誓言。大势来临,我们不能留在眷恋的家乡,不能继续住在辛苦建成的房子里。亲友只能围绕我们的尸体,吝啬的积累被怨敌分食。如果没有善业在路上用,看来路不好走。”

  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的,只是暂时用用,如果有损坏不要恼火。我们只是路人住在旅店中,如果头脑清醒就不要花精力去装修客房,计划前程更关键。西藏人把身体叫“旅”,意思是剩下的。

(四) 观察众生的死生思考无常                           

  从地狱最底层到天界最高层的一切众生没有能回避死亡的。《经部》云“凡所生必死”没有能逃出阎王手心的。生者必死,而死者必生,如此是轮回,而轮回毫无快乐。梵天的寿命与劫同长,身材高大而辉煌,有无尽的荣华富贵,他们同样要死亡。

  当年象雄(古代的国家名)王的势力可以和天人相比,现在只有他们的历史和传记,而没有人存在下来。象雄王临米加王当时统治着八十一亿个家族的臣民,土蕃只是他旁边的小村镇,而后来土蕃王赤松德赞却推翻了象雄,这一切都是无常。

  我们看历史,无论是西藏还是汉地,唐宋元明清一代代的兴衰都是无常,这是大的趋势,而其中无数的细节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无常。这是必然的,我们不能因为看到改变而伤感,那是愚痴。如果因为变化而伤心那不会有瞬间的快乐,因为无常是不停歇的,地球、政治、人心、家庭、个人的思维方式都在改变中。一个王朝有兴盛时就预示着必然衰亡,因为没有衰亡也就无所谓兴盛。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都在轮回。

  不仅我们的生命,大自然在轮回,一切有相的东西都在轮回。有些人问我,以前历史上由于政治的原因本波教被压制了,你们会不会记仇报复。我说不会,如果我们要记住历代祖宗的改变,并且要在现代来处理这些事我们还能生活吗?这说明我们还是幼稚的凡夫俗子。为什么记仇呢?这一切是必然的。比如西藏人喜欢春天,汉人喜欢看雪景,因为人们比较喜欢稀少的东西。但是春夏秋冬还是自然的交替,西藏人会记冬天的仇吗?汉人会记夏天的仇吗?我们依然要愉快地接受改变,不能去抗争去报复,否则这人就不正常了。世界的各个方面都在改变,为什么有些我们接受而另一些我们就不接受呢,甚至让自己伤心愤怒?这说明我们不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讲了这么多天人、王者的死亡,就是要我们思考一切的无常是不可抗拒的,不是谁能左右的。比如第一代雪域藏王聂赤赞普和下面三十七代藏王占有地球30%的土地,包含了印度、西藏、部分的汉地等等,但没有人能利用势力和死亡打仗,没有人能用金钱和死亡交易,没有人能利用美貌欺骗死亡,没有人能用卑微乞求死亡的同情,怎样都不行。我们的祖宗只留下了名字而不能活着,我们听到也见到各种年龄和身份的人死去。我们现在地球上的人将在一百年内全都死去,我也在其中。大势来临谁能抗拒!

  不用去怀疑你会不会死,四大组合之身一定会分解,因为四大不平衡不稳定。我们的寿命和福报也是有限的,到时候医学和法术都不行。一定会发生的只有死亡,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准备。我们迈向死亡的脚步瞬间不能停歇,如同被牵向屠宰场的牛。从降生的一刻开始我们一天天接近死亡,我们没有办法延长生命,却有无穷尽的障碍在缩短寿命比如病、情绪、今生的恶业,即使是一个细微的不祥和的意念等等的一切都在减少寿命,即使有百年之寿也会一秒秒地过去。我们以前空度了多少年华,我们还能活多少个昼夜?

  我们的无常不可预知,有人在母亲的肚子中死去,有人在襁褓中死去,有人在少年时死去,有人在壮年死去,有人在病床上干瘪而死去,有人横死剩下正在吃的饭、剩下正在说的话、剩下正在做的事、没有机会思考就死去了。你不知道自己的无常在明年、下个月、明天或今夜,甚至在下一次呼吸。对我们来说死亡的因素大多了:火烧,水淹,坠落,敌杀,病魔。平安活着的因素太少了。总之到了死亡的时候,你认为有营养有帮助的饭都会是你死去的因素。或者为了衣食去了战场,或有野兽,或轻率地过河,甚至穿衣吃饭。我们的身体就像湖面的水泡一样脆弱,甚至一根刺会要了我们的命。

  身体如水泡,思想如梦幻,生命如闪电,呼吸如浮云。住进铁箱子里也挡不住阎王,金山也不能贿赂阎王,朋友也不能代替你去,率领全世界的兵去打仗也不能胜利。在业力的催动下,无助的生命彷徨在陌生的地方,这时候除了修行的认知没有能帮助你的。

(五) 观察比喻和现实世界思考无常                         

  观察从无始劫到现在,大势的起伏是无常。这是非常宏观的,而我们通常面对烦琐的小事。在劫中人类寿命的变化很大,从无量寿到十年寿。并不是人因为非凡的智慧而长寿,只是自然的福报。最初的人们只是单纯而直接的思维,现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他们不具备,我们太复杂,因为猜疑使我们判断一件事情要通过很多的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很好,思想也单纯,不存在什么负担,无忧无虑,不用去思考明年怎么样、后半生怎么办,生活和天人相似,内心平和、寿命很长,这是一个时代。后面人类的福报下降了,心理越来越复杂,寿命越来越短,对世界的看法越来越狭隘,到最后人寿只有十岁。对这大劫的变化要了解。

  地球上刚有人类的时候不是胎生的,而是化生的,有力量可以飞上天,没有自我的观念,也不存在偏见的争吵。他们的寿命无法用我们的时间去衡量,没法说一年、一月、一天,而是无量的。每个人对时间的概念只是自己的感受。比如你从出生到少年到中年到老年感到经过漫长的一生,而天人看我们很可怜,昨天生的今天就老了后天死了,就如同我们看虫子,春天生的秋天死了,可对虫子本身的感受也是漫长的一生。任何生命都一样,自己感到漫长的生老病死,而另外空间生命对它的看法会不同。因为时间不是绝对的,而是感觉在主宰,并不是真的存在很多空间,而是不同生命的感觉差异太大了。

  当时的人们为什么有无量的寿命呢?因为太自在了,没有烦恼和疾病,所以他们对自己生命和时间空间的感受是无碍的、无限的。如果在他们业的景象中有了局限,那生命也就有限了。比如我们没有把地球划分成多个国家、地区会少很多局限,可我们的业力中有了这样的认识——这里是中国、那里是外国,没有许可不能跨越。当时的人们没有这种认知的限制,连时间上的局限概念也没有,生活像天神一样。食物是地上自然生长的,色彩好看味道好,不用去劳作,是大自然的赐予。我们的地球曾经如此美好,而同一片土地却变成了现在的状态。为什么?因为烦恼多了,恶业多了,烦恼景象在头脑中的积累成为了障碍。比如你对一个陌生人毫无概念,而结识之后有了一个印象,好的或坏的,这是我们的认知给予对方的。第一次看到对方的行为听到对方的语言你好像没留下什么印象,好像满不在乎,而事实上你的头脑中已经存进了一个正面或负面的认识,这就是业。第二次接触即使对方的行为是正面的,由于已存在的业的影响,你不能完全认为对方的行为是正面的,也许是百分之五十或六十的接受。相反地,如果第一印象是好的,即使后来有不好的行为你也不会完全否定,只是怀疑。慢慢地你会一次一次积累有偏见的印象,当对方在你的认识中是个缺点很多的人、是个坏人,下一步你就会因他而烦恼、因他而愤怒、因他而不安、因他而耻辱,产生种种的不良感觉。他说每一句话你都认为有潜台词,他的每一个举动你都认为是针对你的,即使现在不明确也认为是远期的陷阱,仇恨产生了。

  整个人类福报的下降就是从一个不经意的思想开始的。也许是某人把吃剩的米存下了,而另一个人看到了就想“他存米了”。其实大自然中米多得很,他也没有刻意去观察和思维这件事,可就是这一个不经意的思想会成为业力的开始:我也存点吧——他存的比我多——偷过来吧——米丢了——怀疑——愤怒——仇恨。一切是意识中发展的,因为最初没有多少、你我的概念,而业的积累产生了局限:你的、我的,你家、我家,你的地区、我的地区,你的国家、我的国家??非常多的限制。其实人类有了国家、民族、种族、宗教、教派不是我们的荣耀和进步,不值得为这些去战争,这是人类福报下降的表现,是自我的缠缚。不要为这些愤怒而战争,面对这一切不是引以为荣。这样发展下去地球的毁灭就不远了,人类在自我毁灭。嘴里说要世界和平,而行为却背道而驰。糟蹋自己、糟蹋世界、糟蹋众生,使人们的情感变得冷漠没有关爱。我相信人们会觉悟这一切,甚至有勇敢的人要说出来。现在有人思考了,出于工作的局限、衣食的压力不能说,但有了思考是好的开始。

  到了这个地步,人类的条条框框太多了,佛教称为福报下降。当人类的福报极低时,人寿短促,饥饿、疾病、战争几乎夺去所有人的生命。幸存者开始反思,因为所谓先进的科技和医学已经毫无帮助,人们发现金钱和科学都不重要,关键是人心。人心可怕、可憎、无情,如同魔鬼,当人变成魔鬼时遭受的景象也同魔鬼无二。

  这时人类会发现这一切是我们没有爱心、思想不温暖、不关怀他人、不懂如何爱自己的结果。我们认为自己在努力追求快乐,事实上一直在折磨自己,使自己嫉妒、愤怒、仇恨。难道这是快乐吗?难道这是爱自己的方式吗?

  首先从爱他人开始。关键的行为是不杀生命。不仅是说你不要举起刀,而是从内心开始同情他人、不折磨他人开始做起。不然你虽然没有举起刀,而语言和行为已经在别人的心上插了一把刀,这比真实的刀还痛,同样会缩短对方的寿命。所以不杀生要从改善自己的语言举止开始,不伤人心。当人们发现这问题后定下了法律“不许杀生要关爱他人”。慢慢人们的心态改变了,寿命也长了,恶业的习气和习惯性的思维改变了、抛弃了,福报在增长。

  人类的寿命又将长到八万岁。就这样人的寿命在上下波动。为什么这样?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的思想行为。向上还是向下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爱心,有没有真正爱自己,有没有不自私地爱他人。我们虽然在谈爱,可人类的爱心是自私的,是有条件的,是渴望回报的爱。这种爱给予我们的是痛苦,因为太贪心、目的性太强,这说明我们并不爱自己。

  爱自己要从爱身边的一切开始,不能爱一个独立而抽象的自我,因为独立的自我不存在。如果勇敢面对自我会发现所谓的自己只不过是姓名、传记、朋友、家人、工作、信用卡等等所组合成的。如果这一切被夺走,那我在哪里?不存在。所以爱自己就是爱身边的一切。所以你现在还不会爱自己。我们不是独立的,不要南辕北辙。为什么说众生是幼稚、愚痴呢?因为没有仔细思考这一切,还一直认为很爱自己,而且认为自己的方式最正确、最聪明。当人类发现了自己的处境和真正爱自己的方式,寿命就又长到八万岁。当人类在福报中又忘记了前辈的教训,又麻木了,这时福报又开始下降,愚痴、自我陶醉。人类就像儿童做游戏一样在生活。

  现在没有时间让我们浪费。这样人寿起伏二十次为一大劫。成、住、坏、空共四个大劫,现在成劫过去了,还有三劫。还有几亿年,不像邪教说的明年后年地球就炸了。这世界的毁灭是自然的、不知不觉的,而不是定时炸弹一样一下子毁灭。就像我们的家具一样,今天划一下、明天磨一下,慢慢坏的,地球也是这样。

  这是从大的时间上观察。从年、月、天等小的时间观察,也可以看到无常。比如四季的交替。夏天时绿草茵茵繁花漫山,水清澈而欢快;到了冬天万物萧条,水结成冰,长花的土像石头一样硬。

  去观察生活的世界,真正思考这一切,使自己被唤醒,不要认为这世界是真实的。现代的教育告诉我们眼见为实,可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多少?历史上的一切我们看不到,甚至正在发生的变化就在眼前我们也看不到。眼睛哪有那么伟大,如果看到了就明白还要学习和思考吗?事实上我们看到的都不能懂,这和看不到有多大差别?就像我捧着日语书一样,看到不等于了解和懂得,这是关键问题。

  为什么要把我们经常看到、习以为常的事再讲给你听,因为你忽略了事物的本质,你没有懂它。经历了三十多次四季的变化,你只是知道自然如此。冬天穿暖活些,夏天吃冷饮,你只是自然地在生活。而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对你有什么威胁?你正在犯什么错误?眼睁睁地看着有什么意义?!这一切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思考?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如果不明白将会如何?

  凡所生必死。不管你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到时候只能赤裸裸地走,一切积累要放下,执着的儿女亲情要放下,就像从酥油中抽出牛毛一样。你的房子财产、你的公司下属、你的华服、甚至你呵护一生的肉体,带不走!

  这如梦人生总要醒的。现在是不是梦?梦到在西藏坐在活佛面前,醒来时也许不在地球。梦中一生,而醒来时只是一夜,黄粱一梦说不定。

  如果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明白真理,一切只是梦境。这一切不可能永恒,也不值得依靠。生者必死,积者必竭。

  上半生荣华富贵呼风唤雨,而下半生也许一无所有摇尾乞怜。无常是铁面无私的法官,他超越了爱和慈悲,你的业力是唯一的根据。有些人会在无常面前疯掉,因为突然地失落,不再明白自己是谁、不知道如何给以前的自己一个交代。得不到精神的帮助和指导只能疯疯癫癫地活下去。简单的麻醉是酒和毒品,而深层的麻醉就是疯子。没有自我的认识和精神的信仰很容易变成这样。

  昨天人人都赞美你,而今天被孤立了,甚至遭人唾弃。用恶业积累的财产现在没有了。在大宴上、在广场中、在上师道场中人聚人散。你是否思考过?你是否只会说这很自然,听上去像很明白?生活是老师,时时处处在提示你、帮助你,可是因为愚痴,你始终得不到益处。不要说“很自然”,不要讲大话。你不明白,你没有看到警告,没有利用好一次次醒悟的机会。你还要错过多少次类似的提示呢?

  现代人非常实际,他们会认为知道这些也没有用,而且有一个误会,他们认为佛教经常用死亡吓唬人。死亡可不是纸老虎。吓唬人是用不真实的东西讲给你,可死亡不真实吗?我们只是在逃避这一切,不愿接触它,甚至不愿听到它,人们一提到死亡就忌讳,认为是在吓唬人。他会想这人给我们讲死亡是不是要吓住我们,从而骗取财物、控制我们?种种怀疑就产生了。我提醒大家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在讲述生命的真相。我们只是在叮嘱你未雨绸缪,不是在讲故事吓唬小孩。无论你的现实状况如何都将面临死亡,这是不争的事实。你为什么连思考的勇气都没有呢?到时候如何去面对呢?

  不要说死亡这种无常,生活状况的变化你能正确地认识和面对吗?为什么不在改变来临之前思考一点呢?你总是麻痹自己不愿提起这些事,可是变化发生时你又觉得出乎意料、五雷轰顶一样。每个人都愣住了、不知所措,甚至有人病了、有人精神失常了。不能从痛苦中走出来,永远生活在黑暗的阴影中,什么时候提起这事就变得精神恍惚。那我们为什么不在无常来临之前思考呢?

  朋友、亲人的死亡是一定要面对的。甚至要面对自己的死亡,以及周围各种不可预知的改变。我们一直在说要做有责任心的人,为什么一直在把责任心放在琐碎无聊的小事上,而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呢?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中,我们所提倡的生活方式完全基于对自己的无知,从来不了解无常。一生中总要面临生命的逝去、经济的起伏、家庭的聚散、社会的变迁、朋友的背叛、自己思想的变化。我们如何去看待和应对这一切呢?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也没有人提倡思考这些。我们一直在关注柴米油盐、周围人的脸色,而从来没有关注真正重要的事。因为你没有任何准备,所以除了痛苦无所适从。也许是用长久的痛苦折磨自己,也许是用酒做短暂的麻痹。

  为什么你认为生活就应该这样继续下去呢?为什么不敢讲无常和死亡呢?为什么你还认为我讲这一切是在吓唬你而非真实呢?几乎对所有的事你都想到有备无患,而唯有对死亡没做任何准备。这些都是关键问题。

  旅途中的伙伴、宴会上的朋友、家庭中的成员、最终都会散去。也许就是因突然的死亡,我们再也没有时间在一起甚至只是一刹那。任何的方法都不能使你欢喜的状况永恒,所有的建筑都会倒塌,你美丽温馨的别墅将来只是个土丘。当四大毁灭时,连高山顽石都要粉碎,我们的城市就如同蜂巢般脆弱,哪有长久?!你现在所认为的亲朋或敌人也是无常。前世的敌人现在成了你的父母,前世的父母现在却是仇敌。即使是现世我们也有化干戈为玉帛、或是反目成仇,这也是无常。所以不要用固执的眼光看待与周围人的关系,不要过于依恋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也不要去伤害你认为是敌人的人。这是明智的做法,当这一切关系发生改变时你不会惊讶也不会受到伤害。

  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和平的年代做军事储备,为什么呢?因为在想象以后万一有战争万一有冲突怎么办。一切的行为就是为了这个设定,耗费了多少的时间和金钱。而我们为一定要来的死亡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做准备呢?你仍就认为这是佛教的恐吓,而却不认为战争的预测和疾病的预报是恐吓,从而去发明危险性更大的武器和副作用说明更难读懂的药品?

  现在我们急需每个人有精神的武器对待世界的变化,这才能从根本上使世界和平、国家安定、家庭和谐,这才是维护和平的武器,而不是威胁和平的武器。了解、反省、解除精神上的障碍,使自己变祥和,不在任何打击面前变得垂头丧气或暴跳如雷,怎么会有战争呢?谁去按动原子弹的发射钮呢?每个人的思想祥和,世界才会祥和。这是从每个人开始的,世界不是个体,而是团体——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世界。

  虽然西藏在经济上贫穷,可他们能很自然地面对改变,因为历史以来的精神信仰给予了人们帮助,形成了自然的思维。他们面对死亡时没有感觉吗?有,他们同样会伤心。而他们知道,世界就是如此,不幸不仅仅降临在我一个人头上,而且我还有机会为死者做很多的事情,不是除了哭泣无法补偿了。他认为:我很幸运还有上师和信仰,还能继续为死者做很多事。比如我心爱的人去世了,我还可以为他积累福报——以他的名义布施、以他的名义诵经、以他的名义朝拜、以他的名义做种种功德。这一切使生者得到抚慰,而且会从中得到快乐,虽然死者不能再见但我还有方法帮助他们。

  而在汉地有这些吗?他们认为没有任何补偿的方式,只有剩下遗憾,终生的遗憾。总是在想:当初我要多陪伴他就好了,当初不对他发火就好了,当初这样就好了,当初不那样就好了??种种的遗憾和悔恨。西藏人至少没有这些遗憾。也许当初某件事还没做,但现在仍然可以用死者的名义去做。

  强大和卑微也是无常。今天发号命令、颁布法律的国王也许明天就是阶下囚,今天卑微的打工仔也许明天拥有比现在老板还大的公司。这都是有可能,有先例的。

  我们的名誉也是无常。今天众星捧月一般,所有人都在追随和赞美你,也许明天就孤独地遭人唾弃。我们的快乐和悲伤也是无常,我们的贫富也是无常,我们的敌友也是无常。修行人不要执着于某种状况。

  我刚被上师带上山的时候发现上师有很多漂亮的铃铛、小鼓、古董的佛像,我觉得拥有这些多好呀!可当上师圆寂的时候,我发现这一切依旧留在寺庙里,一切都在原来的位置上。不管多好多珍贵的东西我们只是暂时用用而已,没有办法带走。

  为什么世上会有古董呢?如果好东西带得走世上哪还有古董!不要执着镜花水月,如果你有本事带走,佛教也不反对。

  人们的思维如同飞蛾扑火。飞蛾认为光亮的火是最美最珍贵的,就是要扑上去。你告诉它说“不行,扑上去会死”,它会想:“这人真可恶,吓唬人嘛,好东西不让拿。”人对自己执着的东西也是一样,愚昧地扑上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佛教并不是反对人去做生意,只是对财产不要太执着。

  有再大的权利也不要傲慢,要诚恳而谦虚的生活,不然失去权利后就无地自容了。

(六) 观察真实的死亡思考无常                           

  我们仅仅去考虑何时死亡是不行的,要知道这是不确定的。不然你会认为我还年轻很健康,虽然早晚要死但现在不会。这种思想会把我们的生命耗尽。

  拉上师讲:有些人即将死亡,而他认为我还年轻而且我的家族是长寿的世袭,一直为自己找还能活着的借口,直到真的失去生命。可怕的阎王到来时,我们没有权利拖延瞬间;当病魔降临时,我们只能枕着自己的手,躺在自己的肋骨上,把呻吟当经念。这时候你再没有力量维护自己的尊严,身体虚弱地承受不住被子的重量,再好的美食也不再有食欲,只能饮一点清水。身体干瘪而憔悴,不能自己坐卧只能依靠别人。多少好朋友也不能为你分担一点,再大的痛苦只能一个人承受,无论是最先进的药还是最有加持力的法都不能治愈。我们的身体被疼痛折磨,心被痛苦折磨,眼睛含满泪水,呼吸急促而吃力,这时阎王的使者站在了床边。

  美好的家乡不能瞥见一眼,美食不能送进口里,一切的亲友成了刺激我们的因素——为什么他们如此健康,而我病倒再没有希望?即使穿上最好的绸缎也像披上了荆棘一样,又像绳索一样捆绑着我们,琼浆玉液也像毒药一样难咽。这时候不能用金钱买回健康,不能用势力去斗争,不能用双脚去逃避,不能用花言巧语去辩解,不能用年轻和美貌去交换,一切都于事无补。

  这一世的景象结束了,我们面临来世,业力就像狂风一样在身后推动,而前面是陌生的黑暗。在中阴的隧道里,很多死亡的狱卒面目狰狞、大声喊杀。我们无处藏身也无路可逃,无处寻求帮助和解救,毫无选择和抵抗力地被推向三恶道。站在阎王面前我们看到一生的记载,看到业力的镜子在显现一切,焦虑和恐惧没有作用。

  我们的身体灰绿,眼含泪水,被卷在衣服里埋掉。无论以前多么关爱的身体变得可怕而恶心,甚至自己的子孙也不珍惜它,只会用火烧化它或抛进水里、埋在地下、放上天葬台,总之会想办法把你心爱的身体毁灭掉才会安心。

  你的尸体只会引起贪心僧人的喜悦,只能引起修施受法的僧人的兴趣。自己的子孙和亲人看着心里针扎一样痛,平时的朋友会远远躲开,只有天上的鹰和地上的狗喜爱你。

  现在何必为了这个身体而去作恶呢?去树敌、去伤人,这一切迷茫的行为多可怜呀!我们的身体埋进土里会变成一洞虫子,抛在山里是狼的一顿饱餐,烧在火里是捧灰烬。

  可怜的人,束手无策。这一切的景象何时发生在你身上完全不可知,如果现在不修一个放心的法门死时会悔恨。在死亡之前唯一要准备的就是修法,没有时间去懒惰和懈怠。明年和来世哪个先到我们还不知道,为了明年而做努力和补救,不如为来世做准备。就像为了明年而种庄稼一样,我们要为来世在修法上精进。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善良给予无伪的布施,以前一切恶业的行为要去忏悔,学习两种菩提心,按已知的教法去修行,为了众生能得到利益和解脱不断地发愿:为了帮助众生愿自己有力量和智慧,使自己的修法可以成为众生的明灯。我们自己首先要修好,这要靠精进、信仰和信任。而要产生信仰和信任就要不时地去祈祷和发愿,把上师和无量光佛观想在前方的天空,希望得到加持和帮助:“在轮回中我在精进修行,可是因为我的旧习,又像以前一样在思考和行为,希望佛菩萨把我的障碍消除,将法融入到本质当中,使我发起菩提心,使我有利于众生。”培养起信仰和信任以后我们修法的力量会很大,完全不同。

  甚至我们连下个月和来世谁早都不知道,所以要做完全的修行才能解脱。要有急切的心,只有这样才能面对一切变化的影响,以至于坦然面对死亡的来临。所以现在就要开始成为修法的实践者而不是谈论者,就如同美女的头发烧着火一样,如同胆怯者被蛇缠着一样。再不能顾其它了,现在开始就要把自己的生命和死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出现改变和来世。无常的结果就是来世。大多人认为来世是死亡之后的时间,其实对今天来说明天就是来世。来世的一切我们必将面临。从现在开始做准备,因为直到现在为止,你所接受的文化和教育都没有教你如何面对无常,而生活中最多发生的就是无常。社会教育只告诉我们如何做生活中的琐事,不断在重复和加强既有的模式。生活成为无意义的循环往复——早晨洗脸吃饭、给朋友打电话、计划明天,没有特别的。每天的珍贵时间就浪费在琐碎而单调的小事上,从来没有正面看待自己和环境的改变。

  这一切改变正在影响我们的情绪,不断产生喜怒哀乐,高兴只是一刹那,大部分时间处在期待和恐惧中。由于我们的贪心对高兴的事依然不满足,所以一瞬就过去了,而逆境中的思想和情绪由于被太多地关注,所以被加强和延长。谁曾经告诉我们如何解决这一切?没有,只有自己品味和承担。如果自己的情绪得到了控制,死亡做好了准备,还有什么大事吗?其它都是小事。保持住你的平衡和喜悦,即使外在条件再好,如果你习惯抓住悲伤不放依然要生活在苦痛中。

  今晚的生命根本不在你的掌握当中。任何的修法和行善都要马上行动,不能往后放。现代的修法者在自己的思想中没有对死亡的认识而嘴上却善于讲无常。他们的行为依然在为这一世忙碌,看到别人的死亡想不到自己的死亡,说要放下一切却在为衣食住行而努力,说远离世间八法的思想却依然在各种情绪中纠缠。世间八法是:得到与失去,好听与难听,赞美与讽刺,快乐与悲伤。没有远离世间八法的修行不能得到解脱。不能解脱这些,我们的情绪一直在改变,好听与不好听我前面开示过很多次了,这完全是个人的感受和景象,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都是偏见的结果。快乐和悲伤是二元相对的,在我们得到永恒的喜悦之前总是在短暂的快乐和长久的悲伤中生活。你希望每个人都赞美你,无论去到哪在怎样的社会团体中都得到赞美,希望自己是最高的、是核心的人物,这就是希望被赞颂的思想基础。你希望在家里有权威,每个成员都赞美你;在社会上有影响力,每个人都围绕着你。可世界太大了,每个人的思想差别太大了,不一定每个人都认为你是对的。

  比如我走出了这个寺庙就不一定是核心了,如果我执着在寺庙中的状态只能在社会上得到痛苦,不能放下在小范围内得到的赞美。希望到哪儿都是一样,那就寸步难行了。我对这点感受很深,我从小生活在孜珠山上,没有去过其它地方,可突然到了北京,一切太不同了,没有人因为你是活佛而重视你。他们有地位、有财产,他们认为有没有宗教和信仰并不重要,认为那么多年我们没有信仰现在依然有地位有金钱,这不是宗教信仰给的,而是努力工作取得的,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位活佛存在并不重要。所以我不可能得到在西藏寺庙中一样的重视、尊重和赞美。发现内地的人对信仰是如此的迷茫,那我怎么办?可我发了将佛法传到内地的愿,所以我决定放下来适应这一切,以后才能慢慢得到认可,让他们了解佛法。如果我因为不被认可而生气不高兴,那永远也不可能度化众生了。永远都不要希望众生合你的意,不可能!要给众生关怀、爱心、帮助、甚至去合众生的意。这样下来他们会去思考,这人值不值得我去尊重,佛法值不值得我去了解。谁会无缘无故地去尊重和信仰你呢?

  很多弟子问我是不是每尊佛像前面的香和供品要平均,不然得到少的佛菩萨会生气。我说如果是那样你就不用拜这尊佛了,因为他和众生的境界一样,也有贪心也会生气,那你拜他干什么?

  对赞美和讽刺的感受和内地的经历加强了我对佛法的信仰,更了解到佛法的内容,发现修行不一定在山洞里呆着,如果会利用处处都是修行。可这也很容易成为修行人的借口和伪装,不适合广泛地使用,要有无漏的坚实的基础。

  快乐与痛苦,这是一种感受。我们经常说忍辱,比如平时不高兴你忍着不发作、脸都涨红了,这不是真正的忍辱。真正的忍辱是不再感觉快乐与痛苦。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感受,至少我们可以感受快乐。其实这个快乐就是世间的惩罚,因为它是改变的、相对的、两面性的、短暂的。它的逝去本身就是痛苦,而逝去是必然的而且很快就到。真正的忍辱是不接受,不像磁石吸铁屑一样去找寻苦恼。不去找寻痛苦,不去粘染。对方暴跳如雷,我还是依然安详,这是真的忍辱。这当然需要一定的境界,情绪的变化就是对我们的折磨,是世间法。

  我们不明白修行的真正原因,不知道要改变什么。虽然表面上在修行,可依旧按习惯的方式在生活中看待事物、去接受外在的影响,依然是习气的奴隶,没有一点的解脱。我们只是学了些新的知识和文化,没有成为信仰,甚至增添了新的执着和烦恼——这种修行没有产生真正的帮助。如果没有具格上师的指导,使你脱离这世间八法就不是真正的修行,成佛更不要说。

  我们的年龄在增长,寿命在减少,而欲望却越来越强大,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相续的思想越来越坚硬,不可救药。按理说人要活明白,可大多数人越老越糊涂越僵硬,无法化解,就是因为没有去思考和体会无常。

  如果我们不能经常反复思维无常,称为行者也是虚假的。认为自己在学习和修行,但被欲望蒙蔽了;说在实践佛法,却被障碍毁灭了;虽然在积福报,却为名利;虽然对讲法熟练,都是鹦鹉学舌,行为不如法,修行成了外在的形式。如果不认识和思维无常,一切的教法和修行上的努力都只是形式化的。

  大家都认识死亡是必然的,可没有思考死亡随时会发生而使我们的思想怠慢,一直认为虽然会死亡但我还年轻、或我年纪一把但身体还健康。事实上我们剩下的这一点点寿命只是风中残烛,去日无多。千万不要忘了无常的思想,要时时警醒,这有限的日子一定要成为解脱的缘。

  我们的幻有之身在生死的道上一直在阎王的注视下,生命和身体如闪电般短暂聚合。

  再次思考没有时间了,对这一切要产生出离心和厌恶心。外在的一切在折磨我们,我们在相对的痛苦和快乐当中纠缠,没有发现这一切是幻像快乐短暂地闪现而又逝去。我们痛苦但不明白为什么,继续去寻找快乐,越来越执着,剩下的生命依然在这种荒谬的儿童游戏般的生活中逝去。如果不思考,如果只把周围同样糊涂的人作参考和榜样,只会认为我们天生如此。而思考之后,会发现我们多么幼稚,即使头发白了也是幼稚,因为没有明白如何生活才有意义,思想没有成熟。

  无论你这一生做了多么自认为伟大的事业,在死亡时没有任何帮助。因此不要执着世间的成就,只要做一个简单而严谨的人就可以了。活得太复杂,连自己都处理不了,又何必呢?就像窜进蜘蛛网的飞蛾一样,用自认为必须和有效的挣扎使自己的情况越来越糟。

  要平息思想的波浪,因为我们的思想如波浪般起伏,如涟漪般泛滥。要断除这些,不要去追逐这些妄想而产生相应的情绪——这能使你无端地愤怒起来、好端端地变得垂头丧气,而这些只是一个波浪造成的。

  对任何东西不要执着,要断除执着的烦恼得到本性的清净自然,这是如意宝。执着的烦恼是我们生生世世的敌人,一直在威胁和压迫着我们使我们抬不起头来,一直痛苦。不要再执着,去寻找如意宝。一切都是瞬间的,不要去联系、沾染、捕捉。

  没有时间再可浪费了!其实解脱就在自己身边,抓住本性。如果追逐幻像永远不是解脱。佛就在自身。现象不是自身本有的,是妄觉,是自己的认识,进一步是情绪,如果加上执着就不自知了。千万不要在现象上下功夫,要抓住本性。解脱和成佛并不远,不玄妙。

  难得的人身也是无常,如同雨后的彩虹、绿叶上的露珠、眼睛里的灰尘、湖面上的水泡、午后的梦,必定无常。要有无常的思想,要有急切的感受,你脚下是倒计时的炸弹,还不逃命!

  生者必死。敌人、亲人、老人、儿童都曾在你身边死去,你忘了吗?分分秒秒我们靠近死亡,只有精神层面的善法才能使我们坦然正确地面对死亡。无论行住坐卧不能怠慢,要在认识无常之后发起强大的出离心,要反省自己。人们在听法或捧起某本书的时候会有认同感,而回到生活中又走上习惯的老路了。所以要经常观察自己在想什么、正在做什么。只有认识不够,还要反省自己,要转化成行动,不要再和跳蚤般的思想玩游戏了!你明明已经认识到那是不真实的、是习气,又何必追逐呢?在这时要用无常的思想对治它,使妄想停息平静下来,回归菩提道。人的思想太复杂了,容易被一个声音、一个景象所吸引,而且像个好的编剧一样从一个起点编出无穷尽的长篇故事。以前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小小的事演化成复杂、不可收拾。可无常告诉我们没有时间了,要马上回来,走菩萨道!

  思考无常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对轮回厌恶、发起出离心,对衣食住行不再执着和挑剔、对亲情和仇敌会淡化、对束缚我们的执着会解开、发现世间行为的无意义而产生无我空性的境界。因为我们摆脱了对周围一切坚固实有的看法,这时会产生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和六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成为佛子,成为菩萨度世的左膀右臂,成为有责任而且有能力的人。

  只有对无常有了深入的了解才会产生四无量心。如果没有思维无常而表现出慈悲的行为一定是假的,是披着羊皮的狼。我们不要去做这些形式,我们没有时间伪装。看看众生是多么小题大做,多么以幻为真,多么幼稚可怜,执着不真实的东西而收获痛苦。看到这一切不能不生起慈悲心:我要帮助他们,使他们分享佛法的温暖。首先有了慈心,然后会有悲心,同时会感到自己是有用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喜、舍——众生是平等的,没有了相对的可爱与可憎,每个众生都在为快乐而追求、逃避威胁和灾难,本质无别,不平等的看待没有必要。

  布施。是无执无贪的布施。如果施而不舍,不是布施。

  持戒。是无伪装的持戒,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君子慎独的持戒。不要在人后独处时发泄,不要成为有负担的持戒。

  忍辱。无生法忍。

  精进。如同你的亲人吊在悬崖下,而绳子的另一头在你的手里。但程度上要像调琴弦一样不能太松或太紧,不然你厌恶的不是轮回而是修行了。精进要持续不断,要讲科学的方法,而不能成为山谷中的水——一下汹涌、一下干涸。

  智慧。没有错误的智慧。有了智慧之后不再偏颇,不再麻木,不再盲目,一切明明了了,会发现明智的行为方式,会了解如何对待每一个人。

  禅定。不变不动的定,完全的稳定,不是情绪的动摇和改变,不被外在的一切改变思绪,像山一样不为风所动。不能像风口的烛火一样摆动,那样你怎能看清事物呢?首先要封闭四周,让烛光稳定下来,看清四周。大多人是不清净的禅定,只是坐在那胡思乱想。不动不摇山一样的禅定。

  如果对周围的一切和自身的无常真正认识了,会逐渐产生四无量心。这不是听上师一讲就可以产生的,要长时间不断地思考,将旧习气除掉。这不是洗脑,因为这是你本具有的真实的东西,只是被灌输的思想和概念蒙蔽了,现在要发现和体现真实。

  经常思考无常的作用不仅使我们认识这一切,而且使我们成为修行的实践者。明白了时间紧迫是为了立刻行动,而不是在心理上偶尔紧张一下、没有任何对治行为。就像空想家一样:我要做伟大的事,我要挣大钱。这样想着每天在家睡懒觉,最后连饭都没的吃。学佛不能这样,要实践,使它成为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才会具备四无量心和六般若。

  桑布上师60岁的时候在思想上产生了无常,去金遇(西藏)找上师,见到上师后说我要学法,上师问你准备了什么?他说就是我现在的样子,没有其它准备。因为桑布上师在娘曲河边对轮回产生厌恶,把身上带的东西抛下河,说:“你从这下去,我从这上去,你们跟我太长时间了,但对我没有真正的帮助反而让我执着,你们走吧。”他学了禅定的修行,从此把一切衣食住行的要求像口水一样吐掉了,总是很谦虚,朴素的衣服,简单的饮食。是无常使他开始一生不辍的修行。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无常,没有坚实的,没有可依靠的。桑布上师发现了无常才产生了强大的厌恶心和出离心,到了60岁依然开始坚定地修法。

  为什么上师们可以一生精进修行?是无常在帮助他们。精进和无常只是因缘而不是本质。如果无常本身是本质,那我们思考无常就可以了。这只是产生效果的因,而我们追求的是佛法的核心,不管是大圆满或中观都有不同的见行修和根道果,而产生这些的因缘是无常和精进。

  佛在世时的弟子长泣菩萨发现众生的无常和生死的痛苦,总是在哭泣。众佛评价到:你具备了不退转的因,具备了不变的虔诚,无别的慈悲,无枯竭的精进,稳定的禅修,无生法忍,你是一切佛核心的弟子,一切菩萨的助手。

  解崩上师的弟子问:一切法的中心是什么?上师说:认识无常。

  认识无常可以放下轮回,不会被轮回吸引,不再入轮回。任何一个阶段无常都是我们的朋友。不能说我的修行有了些造诣,可以不管无常了。不行!

  首先无常使我们进入法门;再者无常使我们不懈怠;最后无常使我们圆满修法。无常是修法的动力。如果是恒常,我们不必修法了:今天和昨天一样,明年和今年一样。很多上师不过生日或在生日时哭泣,因为每一个众生又离死亡更近了,可他们依旧无知而迷茫。如果众生发现无常,怎么会这样懈怠、安然地呆着,还有心情过生日?!

  无常使我们产生虔诚心;再使我们有不变的虔诚心;最后使我们产生不退转的虔诚心。不然虔诚会淡化,而不强大了。

  无常使我们精进;再使我们有恒久而平衡的精进心,不然精进几天就放弃了;最后使精进圆满,发现一切佛之本性,发现自性同佛性。持续下去的力量来自无常。

  空性。首先无常为我们展示空性,使我们在无常中产生对空性概念性的认识;再使空性产生在我们的经验上;最后使我们觉悟空性的本质。

  我们要在坐着时思考无常,使我们产生清净的景象;在走路时思考无常,等于走向解脱;在吃饭时观想无常,会在饮食的过程中达到禅定;在睡时观想无常,我们的梦将展示本相。

  行住坐卧不要离开无常的观想,不会再对外在产生执着和愤怒。这一切如此地不可靠,一瞬间的思想也是无常,白驹过隙,有什么可执着呢?为什么不放过别人的言行呢?

  我们走路也可以成为有意义的修行。不然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和行为——这个好、那个不好、这样不道德、那人长的美、长的丑??。不要产生这些见解。无常!每一步要走向解脱!

  睡的时候在想很多事,其实明天能不能醒都不知道。去祈祷,梦中也不要执着,会展现本性。如同佛陀一样,在出家之后梦到了他的家人,于是他认识到:我看上去断了烦恼,而深层中依然有放不下的东西。于是在菩萨树上摘下种子做成念珠,每数一颗便断一烦恼、向解脱迈进一步。一切放下,这是象征。无常使我们梦中也不执着。

  无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处境。我们如同战场上的战士一样,要随时敏锐,要察觉一切。你的状况是无常,要警觉念头是不是旧习而生。不能认为无常只是我们修法的基础课、是最简单的,它是我们长期的修行。《涅槃经》云:我们一切的认识中无常最重要,它使我们断除三界的欲望、无明和傲慢,它是我们最好的觉知。一切法亦是无常,随时随地不能忘却无常。法要修到圆满,非无常不能。我们的发心、平等觉、回向都要有无常的伴随才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