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六 般 若

丁真俄色仁波切2006年11月27日开示

(本篇是丁真活佛为不远千里来京皈依的众台湾弟子所做的开示,根据录像整理而成。)


  六般若(亦称六度、六种财富)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思想精华,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特别是在生活当中,都可以运用的一种现象。在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中,去寻找一种平衡的态度,这就是修行。

  如果修行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那不管我们拥有再多的金钱、地位,也不能实现我们最终的目的--快乐。不论拥有什么东西都不能达到快乐的目的,为什么呢?我们本能的愿望,就是我要去挣钱。大家都会这样说,因为我想要快乐啊。而有些人会觉得这样有点俗,不这么说,他会说挣钱不是我的目标,我追求的是成就感!这也是挺好的。是的,金钱、地位这些太俗气了,你需要有成就感。可是成就感的感觉是什么呢,不也是快乐吗?如果没有快乐的感觉,你肯定不会追求它的。因此,不论我们再怎么找借口,找来找去,也还是避免不了始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快乐。

  可是,如果我们费尽心力得来的这些东西,不能给予我们想要的结果、不能服务于我,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希望快乐,并一直不断地去努力,有可能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可是恰恰相反,它没有起到对我们的服务作用,反而把我们变成它们的奴隶。一直以来,当我们没有金钱、地位、名誉时,我们就一直担心害怕得不到,可是一旦拥有了又恐惧会失去。就这样,有也不行,没有也不行。我们还是不能很踏实、很安详的生活和工作。

  佛法讲的就是如何净化自已,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得到净化,那么拥有的再多也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如果我们有了一定的心理境界,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都会变成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生命会变得非常有意义。就好比像一颗种子一样,看起来虽然微小,但它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就可以遮阴避雨。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不仅仅关系到我们的来世,而且关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六般若也形成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六般若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具备并运用这些思想,那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工作关系,都会处理得相对好一些,我们也会变得比较聪明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