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精进

  精进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努力奋斗。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去付出,都要去努力奋斗。很多人都对佛法有很大误解,认为佛法是消极的,是让人都呆着,觉得这是最好的。认为如果你要幸福只要呆那念佛就行。不是这样的,其实这是针对专修者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普遍的整个世俗世界。可是这种专修者是非常非常稀有的,不会适用所有的人。要是让所有人都呆着,你说能行吗?肯定不行,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人们会问为什么要我呆着呢?佛陀说让他呆着他就能呆着,说去工作,他就能工作吗,根本不可能是这样的。因为,人的思想方式是很活跃的,并不能随意摆布。但有一种特殊的情形,极少数因缘合和的人,自己会产生专修的思想。当有这种因缘出现的时候,他就可以完全把这种精进用在修佛上。可是对于大众来说,精进是什么呢?这种精进我们可以用在工作上、社会上、做事上。如果我们能做好,这也是一个修行。修行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圆满,生活变得更圆满,人生观点变得更圆满。因此我觉得,虽然处在在自己的世俗当中,我们也要尽量地让自己变得圆满,尽量让自己变成净化。

  这种精进需要不紧也不松。要是今天我头脑一发热,就一口气把十天的工作做完,明后天我不行了又一躺半个月,这叫精进吗?不是。精进需要一个不紧不松的态度,才有可能持续而长久地做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不是几天就能做出来的,我们的目标和愿望没有错,但它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的。因此,既然世界本身的现状是如此,那我们必须要配合它一点点去做,太紧了也不好,太松了也不好。这叫精进。

  为什么叫不紧不松的精进呢?因为人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钻牛角尖,拔不出来。一说紧了,这人就精进得让别人都受不了,他就会起伏很大,社会会用很奇怪的眼神去看他。因此,不紧也不松,不要让我们掉入执着的迷途里。现在的社会,对“执着”、“精进”和“奋斗努力”的概念混淆不分,把奋斗努力都归类于执着里。我经常发现,大家把这种执着叫做奋斗努力。其实,在真正的传统性的讲法里,执着和奋斗努力有着特别大的差别。奋斗努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可执着是什么呢?执着是对某一件事情抓住不放的一种观点。明明是非常陈旧的一种观点,而我认为非得这样,这也叫执着。这种执着会导致我们很痛苦。面对事情时,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不要要执着一种方法,并没有说不讲究方法。

  这种执着的思想,使人很容易掉进幻景里,这种幻景很可怕,人一旦掉进去,哪怕是很现实的问题,即使清清楚楚地看到前面是个悬崖,也宁愿住下跳,就因为抱着那个幻想。这叫钻牛角尖,被幻景欺骗了。因为,强大的愿望和希望对人的吸引特别大,所以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一种幻景。当有一点点机会时,我们就把这种愿望不断加大加宽,严重地把它放大后,还信以为真,认为就应该是这样。这时,人就会失去理智,变得完全糊涂,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有很多。现在我觉得很有意思,佛法里讲的都在社会上体现出来了。我们想想电视、媒体上的报道,这人怎么会这么上当啊,他怎么会这么傻呢?可他偏偏就上当了,这么一点小伎俩就把他骗了。是为什么呢?就是由于这种执着和过于强大的幻想,障碍了现实,蒙蔽了他的眼睛。类似,我们生活当中,如果进入那种牛角尖,很容易变成梦游,虽然我们不是在睡觉,可是却变成梦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