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搭配
今天讲授大圆满传承的第七位如来:桑萨仁尊佛母
桑萨仁尊佛母:肤色金黄,头发右旋,以白色莲花为装饰,身穿蓝色莲花衣,右手持宝瓶,左手高举金色佛珠,具备各种庄严圆满相好。
桑萨仁尊佛母意受到了把隆如来的智便双运的传承,感悟到一切相的显现皆为无自性。智便双运——智是智慧,便是方便;智慧资量与福报资粮、慈悲与空性,或者菩提心与智慧的融合,称为智便双运。
此时此刻,在大圆满的教法里面,这个智慧和方便的双运,说的是空分和明分的双运。因此说桑萨仁尊佛母受到了空明无二的意传承,他展现出的特别感悟就是——一切显现都是无自性。
这时候,我们要讲一下空分与明分的显现。为什么能够显现呢?好比我们说为什么耳能听?眼能见?身能触呢?是因为空分。由于空分我们才可以发挥这样的能量和力量。由于空,我们这个房子里面才可以住这么多人,如果没有这个空间,它发挥不了这样的作用。我们的内在精神世界里面也是一样,有一个空分,不绝对的空。因为它不是断空,所以它也有作用。这个作用只是展现一切现象而已。展现一切现象的时候,我们凡夫执为实有。关键在于我们凡夫执着认为实有,使我们没能住在展现本身:原始任运自然的状态当中。
我们反而参与了展现本身,这就是执着。我们一旦参与了展现本身上,就会没完没了,爱憎取舍。我们不断地建立定义,又不断地要面对定义的破灭。我们不断地建立希望,又不断地要面对希望的破灭,这只能让我们感受失望。因此注定我们会受情绪烦恼的带动,而起动业力的积累,不断地延续下去。
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讲述,找出各种方法。从宗教到世俗,从哲学到医学等等,各种思维领域,甚至现在的心理学,都想解决这个问题。而大圆满法就是让我们直指本质,让我们得到根治。它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秘密:空不绝对空的本质。
是什么呢?既是佛性又是觉性。明,它可以任运的随缘郎照一切相,而不执为常有,不执着这些相,不参与其中,只是展现,让它展现。因为展现是它的圆成,是它的本然,本来如此。原始以来到现今为止,它能展现的这种能量和它可展现的这种本质。它的本体里面就具有着可展现性,因此它觉性的本体就是空——无有造作,无边界,无分别。
这种空性不是无常的,它即不会坏也不会灭,因此无始以来到现在一直可以展现。在任何烦乱意识中,在任何一切显相的背后,仍然保持着它的原始状态。好让我们在某一天觉醒的时候,可以去碰触它。
因此,普贤王如来在一些经典里讲授说:我不曾离开过你!
通过这样的观点演变出很多故事来,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为寻求解脱,一位上师一直苦修,但总是找寻不到诀窍。最后当他终于有了稍许的感悟见到普贤王如来的时候,痛哭流涕地问:“为什么我修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感悟到这一点呢?”这时普贤王如来说:“我不曾离开过你!只是因为你的执着,被业力障碍着,感受不到我而已。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不曾离开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仍然如此!”
我们对外相参与的太多,我们对外相规定的太多,我们完全转动在外相的参与和规定中,一个接着一个,制定出很多的定义。然后不断的破灭、不断的建立、再不断的破灭……我们在轮回中不断积累业力,乐此不疲。
因此,空明这种概念,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伟大的提示,让我们有返本还原的机会。给我们指明道路,让我们可以稍许地了解,最起码不会走错方向,并且朝着这个方向一点点地前进。哪怕我们并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种伟大感悟,也没关系。我们最起码在匍匐,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匍匐前进。
犹如桑萨仁尊佛母一般,我们也相应地能得到一切显现皆为无自性。这时候要提到一个观点是——搭配。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把大圆满法跟现代社会结合起来的一种教法,和提倡的一种观点。内在的精神搭配与外在物质世界互相之间的搭配。
一直以来我都想试着用这样的教法、一种符合现代人的方式去给大家讲授一个全新的理念,而它又可以不离于这些本质、这种古老的教法。
我们不断地讲搭配。穿衣服我们讲怎么去搭配,吃饭我们讲怎么去搭配,然后一个组织里我们也在讲怎么去搭配。唯独我们没有去想过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的搭配。物质世界里面和我们之间应该怎样去搭配呢?我们没有想过。这里面充满着矛盾,因此期望和现实显得极为不同。因此我说搭配这个概念,不是绝对的主观意识,不是绝对的客观物体,不是离于八边的一种状态。而是客观的世界里面,我们感受它们。
我们感受什么?不仅仅是感受一切共有的认识,如土木山河。只要是人就都会产生这种相应的外相认识、共识。可是我们还有一些独有的认识,比如喜怒哀乐、不断更新的希望。这里面我们又开始出现一个程序,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加更多地希望,不断地让自己排斥失望和对立的一面,一定要把它们推出去,没有看到它们,不能与它们和平共处。
我们做出了一些很仓促盲目的决定,就好比像苦和甜一样,我们排斥苦,因此极力推荐甜,使得甜也变成了苦。这个状态叫什么?叫执着。我们极力推荐苦,然后排斥甜或者说是顺利。极力排斥的这种状态,大部分出现在纯粹的精神极端主义者的修练当中。推崇苦而排斥甜,这样的时候,苦变成障碍,它们变质了。这种变质的状态是我们让它变的吗?都不是,它有一个自然的规律。它变质的时候,甜会变成苦,苦会变成障碍,顺利变成障碍。返过头来看我们说的主体,障碍变成了灾难,顺利反而变成了痛苦。
因此我说,当我们面对这个对立的外在世界的时候,就让它展现它本有的状态——无自性,互相依赖而生灭。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因缘具足它们可以展现,因缘破灭它们可以展现。它们可以成、住、坏、空,它们可以生、老、病、死。任何物体存在都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去,而不是按我们的喜爱方式运动。我们的喜爱只是对外在不确定的、异变的这个物体下了一个永恒的定义而已。因此我们很容易受伤,因为本质和我们的希望有所不同,我们没有做到顺应自然。因此我们没有看到它的本然状态,更没有感觉到一切相背后的空体明性。我们没有体悟空和明的本原,我们没有去感受空分与明分。没有去感受以后,我们就很难做到双运的搭配,很难体悟到苦乐搭配,甜酸搭配,长短搭配,顺逆搭配;我们永远做一些极端的事,不能使它们成为搭配。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这些搭配,因为在这个自然的相对世界里面,这种搭配其实是在让我们增长智慧,让我们的心有一种度量,让我们对世界有所正确的认识。如果没有甜我们怎么会相对知道苦呢?如果没有长我们怎么会相对知道短?如果没有胖我们怎么会相对知道瘦?因此瘦人应该感谢胖人:“真是,有他站在我旁边,显得我就是瘦一点。”胖人也应该感谢瘦人:“有他站在我旁边,我知道我得回去锻炼锻炼了。”苦应该感谢甜,甜应该感谢苦,顺利应该感谢不顺,不顺应该感谢顺,这样我们在任何状态里面,才可以使它产生作用。苦中过、乐中过、寒中过、热中过,处在任何状态里面,我们都可以自如自在。我们本能就有这样的能量,圆成的能量,是我们慢慢让自己的这种功能退化的。是我们太过于参与执着外相的世界,才起动了烦恼意识,增加了业力,使我们忙于这些状态,而失去了本质,失去了本念。
所以我经常会说:慢慢地我也在感悟。觉得这种搭配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其实就是我们的鼓励,其实就是我们的指南针。教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懂得这里面的分寸。搭配好了就产生智慧,搭配不好就产生烦恼。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永远顺利的,也没有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不顺利的。一切都是在搭配当中产生,我们没有做好搭配,每一次这种搭配的显相展现的时候,我们最多做的还是执着。顺的时候我们对顺执着,不顺的时候我们对不顺执着,甜的时候我们对甜执着,苦的时候我们对苦执着。这些执着能延续我们一生吗?为什么说它是无自性的呢?
苦不会延续一生,顺不会延续一生,所谓的不顺并不会延续伴随我们一生,可是我们还仍然乐此不疲的跟随它们,寻找它们的足迹,成为了它们最虔诚的追随者,轮回的追随者。我经常会想,我们没有皈依佛、菩萨、智慧、力量、慈悲,这些没有成为我们真正的榜样。我们的归依处好像是皈依了烦恼,因为我们还在追随痛苦、执着。烦恼还仍然在控制着我们,我们依然继续着、愿意让它为所欲为地摆布我们,没有试着去做过任何努力。其实我们应该要感恩它们的存在,可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去想过应该去感恩,哪怕是去起动这么一个念头,这个能量也都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我们真地可以这样的去思考一下,而不只是把它挂在嘴边上,觉得这很有道理,觉得特别好。特别好跟我们没有关系的话,那任何特别好都是没有用的。在西藏有这么一种比喻,说:“安多家乡的财富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又不是那个地区的,安多家乡里有多少财富都跟我没关系。”再好的理论知识跟我们没关系,只有我们去试着一点点的品尝的时候,它才会对我们产生不可思议的作用。这样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真正地放下,不再纠结,才可以一点点地靠近那个空明地本性而觉醒。
只有一点点接近本性和觉性,我们才不会在这个易变易坏的状态里纠结,我们才会一点点地回归那个永远不坏之本真。如果我们寻找安全感的话,我们应该去寻找这个永恒的安全感。不然我们永远会感觉今天决定明天变化,后天破坏大后天,再改变的这种不安。外在现象虽然会不断地生灭,可是我们仍然可以智便双运抵地让它产生作用,可以从中找出搭配,全然地接受它。
这时候,我们的精神和外在世界之间,会在搭配中得到感悟,同时加强了我们内在精神的能量——那个不变之本性、永恒之本真。我们可以稍许地回归它,可以安住在这种永远的、温暖的、慈悲的本质里面。因此这种智便双运的搭配就是给我们最大的启发,让我们去脱离执着。不然的话,一生枉做爱憎取舍,枉受苦乐,终不可得。
理解智便双运的搭配,我们才可以放下纠缠内心多年的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开始行动,做一个精神的榜样,我们可以实践它。可以从自己、家人,以及长期相处的朋友、同事到一个集体、一个群体里去实践它。虽然我们不是小白鼠,但我们还是可以做这样的试验。最起码有我们这样一个群体在实践它,实现它。
这样的传法、这样的影响、这样的搭配——人与人之间在搭配,人与事之间在搭配,自我的感受之间在搭配。在这种智便双运的搭配中,人的智慧才会得到增长。不然教法永远离于我们,我们很难跟先躯的伟大上师们交代。我们把这样一个神圣的教法,变成了儿戏,变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童话梦。
我们对自己不曾有过真正的信念,认为可以实现先驱上师们的教法。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来不曾落实过。我们没有去试着去做过搭配,没有试着去用这种搭配的方式、方便的法门。我们要让它用在生活当中,要让它对我们起到直接的作用,而不是执着于某一种状态。我们总是害怕,害怕在精神的实践中没有感悟反而停滞在标签定义上,害怕只是拥有大圆满教法的理论知识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就这样我们总是在怀疑当中徘徊,在最深奥的理论当中旁骛。就因此我经常说,不要害怕这些教法的语言、言词,这些只是直指本性的工具。我们只是用这些工具就可以了,工具对我们产生了效益就可以了,不要对工具执着不放。
我用手指出月亮的方向,我们就朝着月亮的方向前进、行动就可以了。有时候把大圆满的教法和本性提早说明给你,是因为我们了解本性,觉性的时候是离不开词语和概念来表述的。不要因为怕,我们就缩手缩脚不敢用它,生怕会变成定义。还好咱们这个定义只是一个指向、指南,还好它只是一个指南。指南和被指的觉性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但愿我们在训练的过程当中,通过教法的指南指向我们的本性、觉性。我们慢慢通过这个教法的语言方式,善用这个工具,感受这个无形无相、无造作、无缠缚的状态。认识它,然后慢慢我们可以长时间地安住于它。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处在不变、不坏、不死的本质当中,我们才会处在大乐的本质当中。
可是,这是要不断地去体会练习的。上次我们也说了,不断地用思议去指那个不可思的本觉,我们必须通过思议不断地确定这个不变的真理。不断地确定它,然后我们才可以安住于它,融合于它。这就是最终极的智便双运,空明双运——既没有把空隔过来,又没有把明隔回去。它只是融合的状态,这种融合状态有着无限的能量。它显现一切万有轮回涅磐——佛的三身五智,众生的三途六道。
我们任它展现而均不做任何执着,不做任何参与。它只是在本质的状态里面安住,让一切融合。好比大地的广阔无边,大地可以使任何动植物在上面栖息。不加以参与的时候,它们不会影响你。由于你的无边,任何万有都可以在这里面存在、展现。它们的存在和展现,在它们自己的领域里生灭、回归。又在生长,又在死亡,又在生、灭、生、灭,那样的运转着。这就叫圆成,也叫任运。
圆成、任运只是一个理论,只有我们处在觉性的本性当中,我们才跟显现之间,跟意识之间,跟思维之间,跟心理活动之间产生着犹如大地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一般,它们的生命永远只会回归大地,而大地不会主动的参与其中,不会造作。因为一旦你参与其中,就会变得没完没了。我们能想到十年,我们想不到一百年以后,我们可以计划这十年之内的状况,可是我们计划不了一百年、一千年的状况。这一切原始本然,任运的存在我们的本觉当中,不需要我们去操心,徒劳。这一切大自然自然会调整,我们不用去参与。调整也许会使我们这十年感觉不错,可再放到50年以后可能就不行了,变化了。这叫造作,我们参与了自我执着枷锁的谋略中。我们的思维范围是有限的。我们的概念别说十年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转变了。我们的计划无法生长到一个月以后。因此原来的先躯上师、哲学家、理论家等等,大家都会一致地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每一个人做好自己当下的事就决定着明天。这是非常有哲理的,今天你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计划,明天有可能只是徒劳。
当然了,这里一定不要忘记搭配。不是一说到不要计划,我们就认为完全没有计划。而是我们一定要智便双运的搭配。生活、工作、修行、意识。计划与不计划,我们只要对它不加以执着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搭配,就是一种圆成。我们一旦执着的时候,明天的计划肯定会破灭,因为我们执着于这个计划。当我们执着于这个计划,非这样不可的时候,外在已经改变了,时间已经改变了,人的思维也已经改变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变化当中。不管你的计划有多好,你只要一旦参与了执着,一旦把它绝对化以后,永远都会失望。因为你的计划是被执着固定下来的,可是外在的世界是流动性的世界,那你说这两者能对上吗?刻舟求剑能行吗?肯定不行。你刻下去的这一笔就如同执着一样,外在的世界已经改变了,船已经走了,水不再是原来那片水了,而你再想按照这个刻度取回你的剑,是不可能的,永远只会失望。这里警示着搭配的重要性。
就因此,我们才会慢慢地了解到,不执着是极为重要的。计划与不计划当中,就有那么一个差别,不是说绝对地不计划,而是你的计划不要僵硬,不要执着。非这样不行的那种计划叫执着,非这样不行的想法叫执着。非得认为我是最苦的人,那就叫执着,非得认为我就是最了不起的人,那就叫执着,非得认为我是最瘦的人,那就是执着,非得认为我是最胖的人,那也是执着。因为它们都会带来痛苦,都会带苦受。你看轮回多有意思,让我们枉做苦受……
因此,这个过程当中,这个搭配是在当今世界最能拯救我们的方法,最能使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的心有度量的一种方法。
今天是2013年的8月10号,给大家讲受了一个新的观点——精神与物质的搭配,智便双运的搭配。希望这个观点能影响这个社会和每一个人,对社会和每一个人都能起到一点点作用!
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