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任运自然

我简单的讲一下任运自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任运自然是很重要的,虽然这种任运自然有很多的说法:相对的和绝对的、了义的和不了义的。在我们简单的讲授中,任运自然必须以相对的方式讲授,我们才能慢慢的了解到任运自然的绝对层面。就好比我们要描述温暖一样,我们可以用火带来的温暖或暖和的感受、太阳带来的温暖或暖和的感受来比喻我们内在的温暖,来启发我们内在的温暖。跟这一模一样,我们首先以非常现实的生活当中任运自然的方式去看待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它里面包括了我们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在此生的我们的生命当中,让我们的生命以任运自然的方式去看它;同时,慢慢的、间接的让我们的生命真的融合在、感悟在终极的任运自然里。这个也叫此生和来生——不同空间的生命存在方式,在此生的生命存在方式,在此生抛下这身体以后的生命存在方式。

就这样我们首先讲任运、自然,任运自然是一个大的题目,直接看起来,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环境是任运自然的。我们永远认为人生和环境里有很多的改变性和变化性,怎么可能是任运自然呢?其实真正来说,变化的规律就是任运自然,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的态度!以任运自然的方式去面对,这是最重要的。任运自然是说这外在的规律、自然的,从千年以前到现在为止规律都是类似的,是什么呢?就是起落,从发展到衰败,从希望到慢慢退落。对一个社会来说,对一个地球来说,它的存在到灭亡;对一个人来说,他的出生到死亡;对我们的情绪来说,一个人的高兴到痛苦;以我们拥有的东西来说,我们从得到到失去;再往里面说,我们的情绪,是患得患失,就成为了担忧。

在相对世界的这种规律和形态里,我们想找出不同的规律是几乎不太可能。因此,这里面很重要的是,我们不是要在这种任运自然的状态、存在的方式里找出一个不同的规律,而是要在这变化规律里找出我们面对变化的态度。虽然我们不可能去改变这个地球的存在到灭亡,虽然我们不可能改变人的出生到死亡,这是一种自然的定律,然而在很多的经文里、哲学里,很多的思想家研究发现,并且共同有一种说法,叫生者必死,聚者必散、高者必堕。它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得这样,不是。它是说自然的状况里面,就是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兴亡,从开始到结尾的一种状况。那么在自然的这种状况里面,佛法提倡我们、给予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机,他说这就是一个时机。时机永远存在于变化当中,在僵硬、死亡和停滞的状况里,永远不可能存在时机,因为那仅仅是一种状况,单一状况里不可能找到时机。而佛法提倡这样的一种改变,在表面看起来似乎是自然、似乎是任运的这种状况里面,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的契机,让我们突破,让我们感悟,让我们重新塑造自己;在大自然和任运自然这种外在和内在存在方式之间、我们和外境世界之间的关系里面,成就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那就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的频率正好要放在什么样的频率上!

“正好”就需要智慧,勇敢和智慧,强大的那种力量,敢突破自己。不然的话,我们的情绪积累——长时期积累了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东西:很多不如愿的、很多不甘心的、很多坎坷、很多琐碎的事情,就会拥堵我们灵魂的通道。而且最主要是我们不愿意再把它疏通,还继续保持着这些,让它延续下去。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成为了我们习惯性的存在方式。乃至它们的存在成为了一种我们的依赖和攀援点。说起突破我们可能就害怕,不敢突破,因为我们不知道突破后面是什么,我们想象不到。好比我们脚下的一个板子,唯一的一个板子,要抽走一半,我们会感到万分的惊恐。

所以佛法提倡,我们需要巨大的勇气去面对这些,我们应该要突破自我,每一个人的起点有可能不一样,不能以一种标准方式去突破,可是最起码自己敢于突破,让自己敢于突破和自己敢于面对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我们从此将不会被旧有的模式、堵塞的颗粒……不被它们抓着,从此不被它们黏着,从此不被他们围困、履盖、遮蔽,那就是我们完全可以有自由去选择。在这样的时候,他说我们在不同的状况、不同的时候、以不同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所面对的现实是极其重要的。不然的话,我们的思维时观就会颠倒,认识就会停留在一种状况下。可能我们慢慢慢慢地,没有对任运的现实的面对,没有感觉到这种任运自然的状况,应该以什么样的频率去面对,结果很多时候,我们永远想当孩子的,可能我们永远想当母亲,可能我们永远想当老师。

因此我们的角色就会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障碍,我们的这种频率让我们成为了一个很大的烦恼,成为了我们的障碍。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任运自然的方式去面对我们前面所展现的一切。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心会慢慢的宽松下来。我们慢慢的会对我们所面对的事情,找到自我的角色。我们要学会古人的这种自然的循环理念的一些诀窍,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没有绝对的太平和和平,只有每一个人心甘情愿的担任自己,心甘情愿的面对自己所面对的事情、所担负的责任、所承担的事情,然后踏踏实实的做自己的事情,而每天没有觉得不自在,没有觉得我不合适,没有觉得处于难以确定的状况当中。这样的时候,这就是国泰民安。不安则来自于心的躁动,每一个人的躁动对一个国家不安,每一个人的躁动对一个家庭不安,每一个人的躁动会使一个社会不安、一个团体不安。关键是我们没有确定下来,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对自我肯定下来,这样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很苦恼。佛法给我们的礼物,就是我们必须要突破它们,让自己首先要安顿下来,不是别的安顿,是心要安顿下来。

我们在座的长者,都是长期以来经过了很多事情,具备很多的经验,具备很多的智慧,通过太多的事情把自己历练了出来,非常了不起。我们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这样的一些见解和看法,还有千年的佛法的精神,我们可以再次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更加的补充,变得更加有力量,不仅仅身体健康,还可以对自己的灵魂补充营养。这就是佛法给我们的一种灵魂的营养。

我自称为营养专家,给大家讲营养。很多人说是讲营养,那我早上吃什么好?我说你早上就喝杯水就可以了。就好好看这个水,每天早上喝之前好好看看这个水,你就能得到灵魂的营养。你就想像我的本来的灵魂,就跟这水一样,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可是你说它不在吧?它存在,你说它是一个存在吧,我却可以从头到底都能看得到,没有任何遮蔽,没有阻挡。它说不在也在,如果你说它在,它又显得特别透明。我们每天喝一杯水,看着的时候,我们回忆一下我们的不曾碰面过、却一直跟随着我们这灵魂的本相,就想像我还有这样一个东西呢,可是我还没见着过它,我可以想象一下它。这样的时候我们对自我有一个很大的帮助。我们知道这里面添加进去的很多东西,不管是咖啡也好或者是茶也好,或者是牛奶也好,反正加上去的东西是我们后来加上去,我们就不要给它做评价,不要在这个后来添加上去的做很多评论、很多分析和很多东西。因为再怎么加,再怎么分析,咱们就分析不过它们的存在方式,就会出了很多我们根本就跟不上的,就像现在的电子产业一般,它就有那么多。一会儿说是这样的茶好喝,一会儿说铁观音好喝,一会儿说还有一个更好的营养茶……再分析还有什么什么管肾、管肺的,我们都喝不过来。一分析,没完没了,就像我们的水里面,清澈的这个水里面,被我们添加了很多东西,完了以后我们又把它储存分类。像分类储存一般,我们要加以分析,然后这里面找出对错,找出好坏,找出比较让我安心或者不安心的,我应该这样或者那样很多东西的时候,它是没完没了的。为什么佛法说轮回呢?轮回就是这样的一个清澈的水里面出来,轮回就是我们在本来的犹如清澈透明的水一般的思维里面进行添加,有可能不仅仅是这一世添加,还有上一世、一直以来生命追溯到很长远的时间里面里,我们添加进去的很多东西。

佛法也会提供的简单的分析,有时候他会给我们分析“这里面什么什么比较健康比较好”,用这样的方式给我们分析;“这个要避免一下”,“那个在秋季或冬季不同的时期,你的这五脏六腑的哪一个需要补充”,或者“时辰不同你应该怎么样”,佛法也会提供精神层面类似的这样的一种善恶的观点,可是最终极的就是让我们以最简单、最终极的方式,让我们真的感觉到不被污染的状况。那我们就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很多东西,不需要在这里面分析到底有多少好的或者不好的东西,我们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体系去分析它,然后再去提炼它,或者再有些取掉,有写舍掉,有些取过来……不需要取舍。我们的灵魂犹如清澈的水一样,我们每天早上看一杯水,让我们自己感受一下。

这样的时候,我们对心的本来状况就会比较接近一些,会有所感受。这样我们很多的一系列的东西,添加的这些东西把这个水完全染色了:有时候咖啡加多了,变成咖啡色;有时候茶加多了,茶色;有时候水果汁加多了,又是水果色。我们一生的成长犹如这不同的添加的东西一样的,成为过很多不同的尘色。这样的时候,我们才会有个非常轻松的、从未体会过的那种清新自在的感受。

为什么叫郁闷和压抑?其实郁闷和压抑并不是一种有相的东西,它并不是一个物体的。他就是我们被染色出来的很多东西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比有相的东西还沉重的一个状况。而这种沉重的状况越多的时候,我们就越会感觉不自在、不轻松。而佛法提倡的放下,就是要把这些放下。这些不放下的话,它们永远会积累起来,而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无缘无故消失的,必须是受到了足够让它毁灭和不存在的障碍和威胁,才可以使它不存在,毁灭。有可能这就是时间、过程。有可能不仅仅是时间、过程,还有突如其来的很多认识、观点。这些状况成为了我们非常轻松自在的一种心灵灵魂本来现象展现的一种方式。

虽然这些都是很深层化的、灵魂化的,可能有时候我们一下子不可能捕捉到它的很多东西。可是我想应该在这样一个特别好的时机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特别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突然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状况,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状况。特别是我们经常所谓的死亡。有很多时候我们特别不愿意提到“死亡”这个词汇,特别忌讳这个词,很不愿意说到这些问题。这个不仅仅是对我们的年老,还有年轻、中年,其实和年龄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死亡不是年老人的专利,每一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哪怕是刚到童年、成年、或者什么时候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现象发生,并不是说必须是这样或者那样。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准备,从来没有准备对他有一点点的熟悉,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觉得都不能提这些比较忌讳的,就不能说。

这样的时候,有可能我们就没有办法真的去理解它,甚至我们没有办法真的去消除对他的误解。我们对死亡有一个很大的误解,以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以为死亡是很可怕的,翻天覆地的。对自己来说,死亡是翻天覆地的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对自己来说这事没有办法去想像、无法面对的;对家人来说,也是这样的一种灾难。这样我们第一对它有个误解,第二没有正视它。误解是因为没有正视而产生的。

佛法里面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就是,死亡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改变了一种存在方式而已。只要我们的灵魂比较安静和安息的状况当中的时候,我们就会慢慢发现,我们的肉体在慢慢停止工作,可是我们的灵魂越来越清晰、祥和。抓住了那种清晰祥和的状况的时候,我们将真正感觉到,我们完全极乐般的这种状况,而再次投胎在良好的家庭、良好的环境里面,让自己再继续重生,就是带着非常健康的一个灵魂。不然的话我们在害怕当中、不知所措当中,那我们带去的是一个恐惧的灵魂,痛苦的、愤怒的、还有留恋、执着的。那我们投胎的过程当中,叫半个灵魂,他只带着半个灵魂。这样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会变得非常的愚钝,不健康。

我们怎么可以去感受这些呢?最简单的方式,我们可以去想像,我们比较能接受一个佛,或者菩萨,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像,我们去想象它。然后我们去想像这个像,然后这个像所发出来的光辉或者光芒当中,我们犹如晒着太阳一般的坐在那种光环当中去感受那个光芒,这里面有个慈心、悲心、智慧和力量,犹如我们想像的。这时我们已经做不了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做最简单的事情:让这种温暖的光芒包裹着我们,我们完全在感受着它。这是什么呢?这叫相应,我们跟温暖相应。我们没有办法自己让自己心灵产生温暖和慈悲、力量和智慧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外力,让我们跟类似的东西相应,而去感受。因为我们的感受是无形的,不是有形的一种东西。而无形的感受,谁能感受呢?只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感受、体会,不然的话我们体会不了一个杯子,我们无法体会一棵树,因为这是一个实有的,我们无法体会一个地板、一个房子,因为它的物体跟我们的灵魂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东西互相不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必须有类似的东西会产生。所以我们只有跟无形的力量,我们通过佛跟菩萨,哪怕是我最喜爱的像,想象他发出了光芒,而他的这种智慧力量的光芒,包裹着我,我再去感受这个。犹如我在太阳一般的温暖当中,这样的时候,我们炙热的、焦虑的、愤怒的、忐忑不安的心,都会在这样的一种当下得到治疗、得到抚慰、得到安息、宁静。这个当下给我们的就是:没有什么要指望,也没有什么可失望。我们的失望大部分来自很多指望,平常我们很难做到没有指望,我们要一个接着一个,要处理很多指望,就好比像我们要比谁的指望多,谁能得到什么东西似的那种感觉。恰恰相反,指望越多,失望越多。

平常的训练非常重要,我们才真的会有这种体会,我们才真的在任何自己奥恼、焦躁、烦恼、困扰、无法自拔、焦虑不安这样的状况当中,最起码有一点点方式可以去自救。因此这种自救和解救方式是极为重要的。这里面还有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去观想,而能得到这样的一种如此强大的力量呢?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是什么呢?曾经的精神家、实践者,他们都讲过一个问题,我们的景象——所产生的一切景象:物质的景象、人的景象、树的景象,春色……各种各样的这些景象,这些景象来自一切外相的影像而已,并不是外相本身,它说这就是它的影像,可是它说单独的影像,不可能产生这个什么。然后影像上面还压了什么呢?还加了我们的配合,对他的认识,然后影像上面加了杯子的认识以后,再加了很多的添加了很多概念,每一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而添加了很多概念,对西藏人来说这就是泥巴做的,肯定不太好。肯定是钢的或者那个好,钢的是最好的;但是另外一个文化一看呢,这是紫砂,不像西藏人一看,这就是泥巴。我们会带着很多文化背景去看,就添加了这些东西,添加了这些东西又组合起来又变成了好坏、价值,这些观点,就复杂体系的这些观点都会产生。

因此,这个影像一产生,我们对他添加了这些很多的东西以后,长时期的被我们锤炼以后,还有我们的五官、内脏,五大跟它的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我们犹如梦中的我们一样的状况。你看,梦里面我们喝水的时候也会觉得好,梦里面我们的伤心也没觉得和醒时的不同,梦里面也会感觉到非常的痛、或者恨、或者愤怒。真的呼吸停止了,或者被怎么样了,都可以存在。根本就没有觉得梦里面这个东西不是实有的,没有。我们的灵魂一旦进入那样的角色和那样的时空里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可是对这些精神家说是什么呢?他说,这些产生的就是它的影像;它的真正的外在的物体是什么呢?真正的外在的物体叫尘色,灰尘的组合,无方的尘色。这种尘色具体化,就是我们有一个主体把它具体化,它客体上仅仅是一个尘色的世界。因此产生了很多影像,这个影像我们加上很多的情绪、概念、执着以后,就产生了我们一系列的生活。为什么我们能展现这些呢?那就是眼耳鼻舌身,像镜子一样在朗照着一切外相。你在先面放什么它就展现什么。

因此,我们试着在前面放一个菩萨,我们要试着前面放一个佛,我们所希望的阳光,原来我们前面放着很多很多复杂的程序,然后我们跟它很配合的合作。我们作为主体,他作为主体,然后喜怒哀乐,然后计较、憎恨、仇恨一系列的东西,就这么产生了。现在我们这一切的东西,犹如水和波纹一样,没头没尾,我们已经筋疲力尽,我们已经不能让它再继续延续下去,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灵魂做一个责任的态度。给灵魂真正的营养,事实上他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样的影像当中,并且继续会影响周围的每一个人。

昨天我家来一个母亲,带着一个4个月的孩子,她有点抑郁。我说“没有一种开关让你一下子可以说:高人,帮我关一下!“咔嚓”一下就关了,那个抑郁就没有了。你这种东西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有可能你父母身上也会存在,就传授给你了,并不是说他们想传授,而是无形当中传授给你了。传授是不需要语言去教,一个一个的。而是行动出来,自然透露出来。你现在开始要每一天给自己一种重新的概念,才有可能真的可以拯救你。还好,这四个月的孩子是你的天使,活菩萨派来拯救你的,他是你的动力,你愿意你的孩子跟你一样吗?她说不愿意。那你必须要改变自己,我相信你可以改变的,你看这么可爱的孩子,他就是你的动力,他就是来改变你的。你为了不让他的每天也变成这样,你就不能继续纵容自己,不能这样。

我看她从进来我家到最后,从来没有笑过,她看着孩子每天都是忧愁,紧皱眉头,她说“我心疼孩子”。我说你心疼孩子就想害了这孩子,不是心疼孩子。每天想着这孩子成长不好怎么办呢?这孩子到时候成长的过程当中,摔了或怎么样怎么办呢?变成坏人怎么办呢?到时候学习不好怎么办呢?到时候找不到一个好的女孩怎么办呢?到时候结婚不舒服怎么办呢?她把孩子的一生都想过一遍,然后变成了她的担忧,她的担忧又给予她的孩子,她的孩子见到母亲都是不笑的——甚至那么小的孩子都培养出来了;看着她母亲都不笑,跟别人都笑,他见着母亲不笑,跟他母亲的表情是一模一样的。

你看影响这个是多大,不是教育出来的,影响不是教育。影响不是文字化,影响是透过灵魂的一种表现。为什么说修炼呢?修炼不是文字化的,不是一种知识性的,它是来自灵魂的一种,从里透外的一种展现——态度。

所以我今天讲的东西,是最快的方式、最捷径的方式,最好走的路径,而且是很快乐的一条道路。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菩萨的这种温暖,我们只要沉浸在他的光芒当中,只要我们在他的阳光的沐浴当中,就可以了。我希望大家只要能做到那么一点点,因为我们在一定关键的时候,我们才能真的感受到景象,外物的景象和外尘的世界。

再更深的来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景象呢?我们的灵魂犹如镜子一样,犹如大海一样,他会展现一切星辰,可是他不加以去分析,哪个是北斗星,他只是展现而已,这就是他的一种本能,这就是他原始的一种本性、能量,和一种作用。这就是他的用,而不是完全的空,空无一物。佛法里面讲,一切现象不是空的像空碗一样、空房子一样,他说空而有,空而非空是真空,有而非有就是妙有。什么意思呢?他说一切现象展现的时候,我们本身就有这样的一种作用和能量,因此就可以展现。展现出来的这里面的起心动念是习气,并不是来自他本身的相,而是被我们添加进去的动念和相。被我们添加了以后,它就会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叫做轮回;不再继续之后,这种起心动念只会回归本然,回归本相。因此它以一种光的形象出现,只有在我们的灵魂和身体隔开的时候,这些本来的现象就会出现。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呢?以声音、光和耀的现象出现。那时候我们看到具体形象的眼根的功能没有了,我们看不到像,我们听不到具体的声音,因为我们的耳根的功能没有了。这时候感觉到的是什么呢?感觉到就是赤裸的灵魂、意识。我们转了一圈就回归到了原始的意识上。这时候是一个非常大的欣慰。如果我们听到声音,我们知道那是我们心的本相的声音而不是外相的,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跟它融合,展现美妙的景象。我们平时由于具备光和耀的基础——灵魂具备光和耀的基础,因此那时我们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且我们可以作为主体跟这个世界去交流,作为主体跟它继续去创造、毁灭、喜怒哀乐。

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呢?基础就是光和耀:光是光线,耀就是各种彩色。它不像阳光那么强大,可是它有一定的光耀作用,能产生如同天空中的彩虹或者多彩的云霞那样的色彩。它不像阳光的光一样,刺激性的;可是它拥有一种条件、光的条件可以产生各种的颜色。这样展现的时候,我们不去意识在外相上,而是回归我们的意识,发现这都是我的景象和我自己本相的景象,本心的景象,本心的状况。就犹如镜子上自己的脸一样,我们不要以为脸是在镜子上,要知道这里镜子里面的这个像就是你自己的像,自己的像投射出去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能明白,这些能想起这样的一种教法和声音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跟这些融合,而回归本然的状况,回归本相的状况,不会被习惯性的势力给引导;不会被这时候外在上面、永远黏住的思维给引导,不然的话我们每天的思维都是徘徊在外边、黏住这个概念上,去理解这个思维,理解这个声音,然后理解这个……可是往内一看这理解者,往内一看这个听声音者、看形象者,这样的时候我们才能真的跟这些汇合而产生非常美妙的景象,不可思议的原始的状况,不被污染,甚至有可能是没有沦灭——它本相上没有沦灭的概念,没有染浸的概念,这些概念、观点、思维都是从它里面产生的而已,它本身上面布下来是非常重要的。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都是非常玄念的,为什么我要去讲这些玄念呢?我相信这些玄念是一种妙音,在一定关键的时候就会成为回旋在你们脑上的旋律。然后我们就会听到这种声音,然后这种声音跟我们的感受就会核对。在这种核对过程当中,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它成为了我们的实践,成为了另一个旅行的指导。

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