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本标准
根本标准是:上师作为强大的助缘,他成就你的善因还是成就你的恶因?
佛陀有一位女儿辛赞尼琼,生活在佛陀身边每天都在行善。佛的敌人恰巴一直和佛作对,用尽种种办法都未能取胜,最后用诱惑的方法把辛赞尼琼带走了。佛陀的女儿生活在恰巴身边竟开始作恶。
就象辛赞尼琼一样,我们每一个人意识当中都存在善因和恶因两颗种子。遇到善缘善因就会发芽成熟,遇到恶缘就会恶业成熟。我们不能单纯地说某人是好人或坏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两颗种子,要看他遇到什么样的缘分。我们看到社会上所谓的恶人,其实就是因为他身边的种种助缘不能让他善良的一面发挥出来,他的朋友、他的家人给他的都是反面的影响,所以使他心中恶因成长得更顺利、更强大。为什么要强调社会、家庭的爱心呢?在爱心中成长的小孩,他的情感、行为会比较善良。连佛陀的女儿在恶缘下都不能抗拒恶因的成长,那我们更无能为力了。
这就说明具格的上师非常重要,我们遇到了善或恶的上师,我们就会成熟善因或恶因,我们的相续当中就会产生善的思想或恶的思想。
(二)基本的共同条件
具格上师基本的共同条件是:
1、从根本上师到他的传承是不间断的,这能保证他具备加持力。
2、他必须深入了解各个法门和教法。他的讲法可以净化我们,这样才能使弟子对佛法有正确的见解。
3、他讲法思路清晰,词语和内容都是无障碍的,每一句话都是确定有把握的,而不是含糊其词。
4、他能够把正确的教诲讲出来,引导不清净的听者走上菩萨道。
5、他可以平等不二地加持一切众生,并且加持力是稳定的。
6、他为了度化众生而精进修行,从不放弃或用懈怠的态度对待任何一个弟子。
(三) 进一步的要求
1、对自我的见解不加执着,悟入空性的境界。有些上师对自己的见解和教法是很执着的,这等于没有悟到空性,还是一个带着金手铐没能解脱的人。
2、见解要溶入本性,使自己保持在那种境界上,而不是把见解当作给别人讲的东西。
3、他的行为要与佛法一致,正知正见正行,不能像法律系的大学生知法犯法。佛教和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上师讲的法和他的行为要一致,这才是具格的上师。不然你说我是菩萨转世,我是大威德、黑文殊??最后你没有一点菩萨行,能是真的吗?
4、作为一个修行人,上师的修行所得和见地要落实在行动上,不能退转到轮回中去。修行人的障碍是名声、财富,这是强大的诱惑。很多修行人一开始在山里苦修,什么也不要,似乎吃的都没有,可事实上他对佛法并不了解,只是一时冲动做了一个决定,对修行的次第不了解。过了几年,别人发现了他,认为这人了不起,这上师厉害。他也开始觉得自己这么多年苦修不容易,了不起。然后就上钩了,没能认识到名誉和赞扬是修行人的诱饵,没有认识到成了上钩的鱼被抛在沙滩上是多么痛苦。有名了,傲慢了,把修行放在一边了;搞政治了,成名人了,成了社会活动家了,把佛法丢了。
所以修行人必须有无漏的境界,把修行的经验用在生活上,而不退转。一时的了不起没有用,如果不是对佛法完全的认识很容易被诱惑,就像在北京的老司机觉得自己技术已经很好了,跑到川藏线上掉下山里去了,因为哪儿有弯哪儿有冰怎么处理你不知道。所以修行人必须具备对佛法全面的认识。
为什么总强调闻思修呢?对佛法的所有法门都要闻思,这样修的时候你才知道哪里会出问题。你就会知道,修到一定程度会有人来恭敬我、供养我、奉承我,这时候我有准备,知道如何应对,如何把这一切变成修行的对境和助缘。如果没有对佛法的闻思,只是听别人说某一个上师在某个山洞里苦行成就了,就一冲动,我也学他去山洞。其实这行为里面包括了多少内容,前面做了多少闻思的准备你都不知道,最后就成了上钩的鱼,就开始愤怒和傲慢,成为别人品评下的傀儡。这时候他既想回到修行中去,又不能放弃拥有的名利,烦恼就起来了,又回到六道中了。我看到很多这样的上师,从神坛上下来了,或者仍然在供养中烦恼地生活。我多么希望他们回到佛法的正知正见,能利用这尴尬的对境安忍修行,把这一切当成宝藏、当成境界的产生、好好修福报资粮。可是他们没有,他们在愤怒,想办法爬回到神坛上去。很遗憾,这一切是佛菩萨给他们修行的机会,他们不明白。
5、对世间的欲望小、对恭敬和名利的欲望小。
6、为了自他和来世的因果在精进。
(四) 更进一步的要求
1、上师的教诲不仅可以净化弟子,并且使弟子产生出离心。
2、上师的加持不仅使我们内心和外境的障碍消除,而且使更多的人开始修行。
3、上师的发心像铠甲一样强大,保护起众生,而且给予众生母亲一样的温暖。
(五) 不具格上师的特征
1、像干枯的树一样,不能吸收新的知识。
2、像毒蛇一样不断做恶业,给我们反面的教诲。
3、像有毒的食品一样,外表和内涵不一致。这样的上师不能给予弟子净化,反而使弟子得到反面的教法,使弟子怀疑佛教的正确性,弟子难得的人身将被浪费。
4、没有真正扎实的闻思修,却产生出傲慢,而且会用娴熟的世间法的技巧伪装自己,拉拢弟子,让人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上师。他一直在迷惑众生,真正的讲法他不会,却能让弟子毫无疑义地跟随他、供养他。
5、对物质和饮食非常贪婪,在不断地追求。他的闻思修是完全反面的,他思想中的烦恼比凡夫还多。
事实上这世界上的人还是善良的,整个世界也是光明的,只不过我们的新闻总在作反面的报道。为什么不去关注正面的行为呢?比如今天有杀人也有救人,却为什么一定关注杀人呢?这也许恰恰说明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救助别人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而杀人却是值得关注的、违反人性的个例,所以要小题大做,让很多人误会这世界是黑暗的、人的本性是恶性竞争的。其实不然,佛陀说人类是善良的,这样一个做反面闻思修的上师,远比不上一个世界上平凡的、没有信仰的人。
6、不持戒,根本没有持戒心,身边总是有很多女人、家里还有老婆。事实上一个出家人所谓的正淫也是不能有的,只有在家人才能有老婆,但也不能邪淫背地里还有别的女人。
7、没有传承的法力和加持力,却装着样子去给人灌顶、做超度。必须有加持力和传承的上师才能给人灌顶和超度。加持力是容易得到的吗?不是。首先自身要具备清净而虔诚的心,需要从普贤王如来一系列上师到现在力量的贯穿和汇集,要不断地祈祷上师赋予力量、智慧和无伪的菩提心。
这次我在九华山得到很大的启发,我一路上不断地祈祷上师和地藏王菩萨给我力量,让见到我、听到我、和我擦肩而过、骂过我的无论怎样的一种因缘,希望他们能得到帮助,消除身语意的一切业障碍得到净化。我一直不断地祈祷,果然得到了这种力量。有一个女人一年前被车撞了,到现在手一直张不开,她自己说是残废了,问我怎么办?我也没多想,只希望她可以好、快乐起来,就用真言和祈祷去吹她的手,她的手一下伸开了而且和以前一样灵活。她非常高兴:“原来我没有残废。”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我的上师和一切传承的佛菩萨的加持力,这可以证明加持力的真实存在。如果一位上师不具备对自己上师的恭敬和虔诚的祈祷,每天都在为名誉、供养作反面的闻思修,他怎么会有力量完成灌顶和超度?!
8、上师在给弟子们讲无常,可他自己从没有认识到无常,也从没有达到过无我的境界。因为他的时间被烦恼占据了,他在计划用什么手段得到更多的供养。
9、没有利他的菩提心,一点都没有帮助、净化众生的心,从来没有祈祷让自己讲的法有力量,他不能把弟子引向光明,而是相反的作用。
这样的上师我们必须能识别他,远离他。占巴南喀大师的弟子这样问上师:“请您为我讲解上师的定义。”大师说:“他得到了佛菩萨的加持,自己已经得到净化和解脱,但为了芸芸众生,还在演示如何走向解脱、如何得到净化;具备巨大的加持力和无穷的方便智慧;有强大的慈悲心;从不刻意地去追求世间福报,而会自然拥有这一切。这样的上师象白天的星星一样少有。有一些表面是僧人同时名分也很大的人,称是多少代活佛,其实是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毁灭的人。这样的人具备强大的执着和娴熟的世间法;专注自己的外表;他的烦恼方式和凡人一样;总是劝年轻女子信佛;没有慈悲心和加持力;喜欢主动给别人灌顶;喜欢安排超度法式;内心从没生起对无常的认识。这样的人我占巴南喀也不能净化他。”
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依靠的对境、善恶的根本。观察上师非常重要。末法众生能产生信佛修佛的念头很难,如果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飘渺而懵懂的念头,又被不具格的上师误导了,就太可惜了。现在有很多名望很大的上师,我们如果真的想修行,不如跟随一位行为严谨、守戒严明的出家人、清净的出家人。如果你的上师和凡夫一样对世间放不下,只能带你走进轮回,使你积累的福德被耗尽,难得的人身不能走出解脱之道。
如果你找不到具备十五条的上师,基本的前六条一定要具备。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菩提心,只有这样才能为弟子的今生来世着想,他讲的法才是大乘佛法。不然他讲的法只能利益今生,不能真正净化弟子。伟大上师日图巴讲过:“对上师不可缺少的要求是发心。”但发心并不容易,发的心是菩提心,是为了众生在修行。
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何观察上师、分别善恶的知识。
可末法时代的伪上师都是伪装大师,看上去都是尊者,要分辨非常难。但同时也有一些真才实学的上师隐居一言不发。
能遇到前世有缘的上师也非常重要,如何分辨?如果你遇到他听到他的声音和法名,会毛发竖立和产生虔诚、不一般的恭敬心,这就是有缘的上师,不需要再观察和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