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弟子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虔诚,相续不能变成僵硬、麻木、顽固、很难净化,有了虔诚心会相对好度化一点。
2、精进,勤奋,在修法的过程中稳定而有恒心。
3、既不懈怠,也不过于紧张。
4、不畏困难,有勇猛心可以坚持到终点。
5、恭敬的思想,把上师看成佛陀。
6、有闻思修的渴望,不远离上师和同修。
7、勤奋而果断,不使出离心退转。先驱们说:我们非常投入地去学法,要有勤奋的心,不被外境所诱惑,遇到诱惑和欲望要像病人看到臭肉一样呕吐,要义无返顾地和懈怠决裂就像断开的石头一样不能回复。
我们身边的人,包括亲人朋友在劝告你回头不要去修行,或者你内心的一个声音一直在劝你放弃。你要明白你和别人是不同的个体,但人们的主见通常容易被众生的声音所改变。这一生的道路,有前世业力的左右,同时也有现世亲人朋友的影响所造就。对待这些反面的劝告我们就像顽固的牦牛一样,在要不要学佛面前没有可思考的,没有可选择的,这就像美食和毒药之间的选择一样,也像一个无恶不作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认识想要自杀一样,无可挽回。
8、要具备忏悔的心。后悔的心就像被判死刑的人回顾以前种种所为一样,除了遗憾和自责没有别的,如果死刑能解除砍去一只手也愿意。每天都在想要是不这样就好了,要是没那样多好哇,我们的忏悔就是要这样,这样才能解脱。一个渴望解脱的人,认识到以前的行为错了,肯定会不顾一切地去挽回恶业。让我们生生世世在地狱里和切去手臂相比,当然不要去地狱。这只手臂比喻什么呢?现实生活面临的困难。
我内地的弟子都是非常敏感的。很多学佛的人在生活中有一点困难就懊恼,就怨天尤人:我怎么这么倒霉?本身的困难再加上不正确的心态,就更糟了。如果你有一点远见,困难微不足道,何必给自己那么大的烦恼呢?为什么那么惊讶呢?如果正面对待困难,这和我们积累的业障相比、和地狱的痛苦相比算什么呢?享用这样的困难就像逃出了地狱一样,就像你断了一臂可以不判死刑一样。这只是以前恶业消除。如果你只是恐惧和怨恨,那就积累了一个新的恶因。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忏悔自己所做的因,而不是惊讶和痛苦。我们是修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知道现实的一切有因有果,所以要反省自己的过往,忏悔:“希望佛菩萨关怀我,眼前的一切都是我恶业的积累,我真诚地忏悔这一切的恶业,恶业中的怨亲债主希望他们解脱不再怨恨和障碍我。我愿以所受的痛苦消除恶业,请上师、佛、菩萨加持我、关怀我,你是我唯一的救主。”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忏悔才能使你的事业长久。只靠痛苦和惊讶、看不起自己,于事无补。
在学佛法的时候,要像一个濒临死亡的病人,没有时间了!没有时间去思考工作、地位、名誉,这一切对你已毫无意义。要断气了给你一座金山你高兴吗?通知你当上国家主席了你高兴吗?你所关心的是死亡的意义,想知道将面临的陌生世界,想知道亲人能接受你的离去——这是重要的。如果他知道亲人不接受他的离去,就要去伪装坚强。可这个时候没有时间再伪装,他最想知道亲人可以愉快地送他走。活人不了解这一切,好像愉快的态度对死人不尊重,必须表演出不接受。这时很多人送别,亡者希望看到人们的笑脸和挥手,而不是不愿意;希望人们明白:我要走了,必须离开。和临死的人没有选择一样,这就是我们学佛人的心情——要精进,没有时间思考其它,人生苦短,其它的事物没有意义,佛法是唯一的净化和出路。
佛法就像甘露,这样的弟子才是法器。我们的佛陀和先驱都没有说要给不符合要求的弟子传法。如果给那样的弟子传了法,他们不去修行,只会在语言上去炫耀,听到佛法后会变得傲慢和执着,得到法后会去作交易,会忘掉上师传承的恩德,自以为是地傲慢,会成长为伪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