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珠.丁真俄色活佛开示
2008年9月29日于杭州
问题:我们怎样在社会上更好地去交往?
丁真活佛开示
现在我讲授一下交友。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我,怎样去交往?佛教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看法?因为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当中,有时候喜欢跟人交往,跟更多的人交往,可是交往当中呢,因为各人的观点太不同,说出来的话也不同,往往避免不了出现很多交往当中的一些障碍,出现很多问题,自己感到不快乐,或者有时候没交往好,有可能让别人不快乐,无意当中变成这样了。因此有些人就选择封闭自己,我还不如在家里呆着好,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没必要交往下去,否则走来走去最后弄得互相都不愉快。
因此我给大家讲授:我们说的交往和朋友交往有所不同。交往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不同的人交往才有意义,不同思维的人交往,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才有意义。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的眼睛里和思维里的世界,你才能真正的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并不等于是你去了什么地方,看了什么建筑,看了什么风俗,并不完全是。其实,真正的世界,就在我们的周围,每个人不同的大脑就是世界。如果这不同的大脑没有了,这世界就不存在了,世界将是枯萎的。每一个人的大脑展现出来他们不同的世界观、生活观和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以了解世界的方式去跟人交往的话,那就厉害了,而且我们不用去太多的什么地方,世界当下存在,我们直接可以看得到。因此我们更能理解社会,更能理解世界,更能真正地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同的人的观点,为什么不同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样我们对人的了解和掌握会更广阔一些,我们不能完全以朋友的角度去交往,因为以朋友的角度去交往会比较麻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把朋友定义为一种比较有限的范围里边,大家已经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大家都认为:朋友,你一旦是朋友,那我就认为我应该怎么去对你,然后同时不仅仅是我自己怎么对你,而且更多的还有要求别人去怎样对我。这样的时候,往往当我们达不到自己思维里面理想的东西,我们就往往会感到受伤害,或者有可能别人受到伤害;或者在这种交往当中,我们会感到很不舒服,不快乐,很多不好的东西就自己找上门来。
我说经常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朋友,看待交往,这样的话,我们会变得更有智慧,我们的思维更加广阔,更加的能弄明白不同世界的状况。这是我对交往的一点简单的认识,简单的思维,跟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