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恶人恶事也要宽容吗

孜珠.丁真俄色活佛开示

2008年9月29日于杭州


  问题:宽容是佛教很高的境界,但现实生活中对一些恶人恶事也要宽容吗?

丁真活佛开示

  是这样,很多时候宽容是一种心态,必须明白这是我们的一种态度。对“恶”或者说对任何事务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那是方法,我们一定要把这种方法和态度分清楚。

  我们的态度完全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是让任何一个人能感到有一种温暖,有一种希望。因为再恶的人他也有顾忌的时候,顾忌的时候也就是他在动摇的时候;动摇的时候,以大部分人来说,他只会去接近一个比较温暖的地方,而不会接近一个比较冰冷的地方,因此只有宽容才可以融化他。

然后,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行动就不同。我经常跟大家说,我说:要讲道理!道理听不进去怎么办呢?那还得说理论,不行呢;要说好话;再不行,不行就干脆抽他——不抽不行了!因为啥办法都用上了,最后实在不行了,你说还有什么办法?因此,其实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宽容是一种态度、心态,就是为他好,可是并不完全是绝对化的、那种钻牛角尖的方式,就好比是象一个母亲认为我就是对儿子好,就这样每天让他吃他不喜欢的东西,为他好,完全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走,那完全不是这样。就因此呢,为了他能真正地回过头,对他真地起一些作用,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互相有作用,什么时候会变成敌人,谁也不知道。在微妙的社会关系里面,很难讲,朋友有可能会变成敌人,敌人有可能会变成朋友。你不要以为朋友是永远帮助你的,不要以为敌人是永远害你的。只要你宽容的面对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可以变成你的作用,都可以变成你的利益。不要以为今天没有作用,明天也不会有作用,不要这么看。我们用长远的这种思维平衡的、宽容的态度去面对他的话,有一天在这种因果的循环当中,肯定可以互相变成作用,而且变成一种很好的作用。

  我觉得这种宽容是一个长远的、一个很大的眼光,只有有很远眼光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不然的话大多数人看的就只是一个暂时的、眼前的一种方式。可是人的一切最主要的元素是长期建立起来的,而不是短期的。真正的利益都是从长期而来的,短期的很多东西,如果不是建立在我们的这种(有长远眼光的)思维基础上的话,是很容易来,也很容易失去的,因为我没有能力保管它。因此很多时候,存在、拥有很重要,可是让它维持下去更是重要。因此这种宽容的思维是它维持的最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