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法和大圆满心法的传承

丁真俄色活佛

对于学习佛法的人来说,了解我们所学习的法脉的传承是很重要的。佛祖根据众生根器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方式来讲法。众生分为上根器、中根器和下根器,每个根器中又分为三个层次。因此法也分为九乘,每一乘针对不同的根器。为了让听法者能容易接受,佛分为法身、报身和化身,在不同的界传法。

佛陀的化身(即如我们一样的人身样子),辛绕佛祖(阿弥陀佛)来到人间,把多世以来悟道的思想传播出来。

佛陀看到,生命所有的烦恼和罪恶源于愤怒、贪心和愚痴,为了解决这三种根本问题,将佛法分为四部,共八万四千法门:显部,共二万二千法门,对治贪心;波若部,共二万二千法门,对治愤怒心;库部,共二万二千法门,对治愚痴;密部,共二万二千法门,对治贪、嗔、痴。

密部分为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生起次第就是改变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景象都想成美好的,没有邪恶的。但这需要智慧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单纯,因为没有智慧的单纯就变成了愚痴。通过生起次第的修行,我们可以把不好的因缘缩短,给恶缘设置一些障碍,让不好的因缘尽快结束,把一切变得美好俱足。但是我们对美好的景象和因缘不能执着、不能有占有的心、不能习以为常地认为善缘就应该伴随我们。如果我们执着沉迷于这些,就相当于给自己戴上了金手铐。我们应该深刻地明白,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长久存在,因此我们应该适应这种情况,既不执着也不排斥,没有接受与不接受的思想,一切让它自然地展现着,存在着,不要用我们的意念去人为地加工它,让我们的心安住在自然平衡的状态中,这就是圆满次第。

密部中阐述的这些法是普贤王如来讲述的。是用一种非在于的形式讲述出来的。它非在于身、非在于法、非在于渡化对象、非在于净土、非在于时间和空间。它超越了我们所能想象到的一切模式,以能量的形式,展现出来。它不局限于任何教派和主义,每个人都可以亲近它,没有谁能占有它。因此说它非在于任何条件下。可是,怎样才能把它表现传递出来呢?就需要一个具体的形象,一个传播的载体,它就是白光佛,即阿弥陀佛。

白光佛就是普贤王如来的报身,他的身像俱足,语讲大乘法,渡化对象为十地的菩萨,净土为极乐净土,存在于轮回不空的时间中。在白光佛传法的过程中,经历了六大传承的阶段:如来心意传承、菩萨表示传承、大德口耳传承、语译译师传承、善缘伏藏传承、觉者经验传承。


如来心意传承

是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用非五具的方式,在空性中显为五具报身佛白光佛。白光佛将普贤王如来的清净智慧自然觉受,在心意悟道之后,在巴拉沃撒地用心意加持的方式传于辛.才梅沃丁。才梅沃丁传于果道上的菩萨,消除了他们的所知障,使证入涅槃和大涅槃。在三十三天玉龙雪扎净土传法于叶辛祖普。叶辛祖普具备了本初清净智慧,传法于辛.桑旺兑巴和桑匝仁尊智慧母,传法地为白色水晶帐,用心意加持传法。在这以前的传法没有用语言讲过,只是加持方式,这叫如来心意传承。

(注:非五具:不具传法身相,不具眷属身相,不具所传承法,不具传法对象,不具确定传法时间。五具:报身佛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具十地菩萨为所化对象,具传法时间为轮回未空,具传法地为色究竟天,具所传法为大乘法。本初佛普贤为非五具,显为报身五具备。然后以报身悟道并传承。方式为心意加持。)


菩萨表示传承

智慧母桑匝仁尊把少而精华的教法用松石写在白绵般的树皮上请到龙界,传于龙.乙希宁布。辛.桑旺兑巴把教法完整而详细的写在宝牌上请到天界,传于天.永思达巴。两位勇士将教法写成文字,后来加辛母绿桑累到天界和龙界学法成就,并请法到人间。所以人间有天界、龙界的两种法门。加辛母绿桑累传法于南喀囊瓦多坚。南喀囊瓦多坚在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到象雄传法,南喀囊瓦多坚为无量寿者,传法于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

密法和大圆满同时传承的法脉。

本初佛传于白光佛,白光佛传于赤辛囊丁,赤辛囊丁传于启美祖普,启美祖普将法分为《全集》、《中集》、《简节》三种传于桑旺兑巴、达拉梅巴和智慧母桑匝仁尊。后传于龙.叶西宁布、人.甲辛.牟勒桑拉、天.永思达巴。


大德口耳传承

南喀囊瓦多坚把大圆满传法母达沃累沃,密部传于穆赤赞普。穆赤赞普得到成就可以在天上飞,具备了千种成就,和本尊成为无二。穆赤赞普认为法深奥而宝贵,所以几代未传埋在心里,法脉被阻。这时有地、水、火、风四天女护法怕法断灭,从穆赤赞普的密库中取出经法,传给美苯.哈然杰波和法母达沃累沃。二位没有从穆赤赞普处得到传承,而是借助护法的四力得到法的经验。他们没有去学,而是传承的力量自然赋予。这以后密法和大圆满法的传承合并在了一起。法母传法于象雄.阿那刹他,阿那刹他传于塞内嘎沃,塞内嘎沃传于打莫忒给,打莫忒给传于加苯.桑巴托金,加苯.桑巴托金传于北苯土赞,北苯土赞传于北苯同绰。


译师传承

北苯.同绰传于象雄.东炯托金。东炯托金曾经在孜珠山顶修梅日本尊。东炯托金传于吐蕃.赛本.夏日沃亲、登本.景擦马琼、美聂.杰擦卡波三位弟子。登本.景擦马琼在孜珠山修成就(现内明学院向东有一修行洞为登本.景擦马琼修行洞),师徒四人将象雄语译为藏语,所以叫译师传承。后传于八成就者:杰擦卡波、穆匝杰美、撒朗美巴、穆邦萨东(孜珠寺创建者,丁真俄色活佛第一世)、占巴南喀、鞠本莫库、杰加拉宫、轮亲莫托。

在雪山环绕的西藏,在哪位国王和上师时佛法得到弘扬呢?某些人讲,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西藏没有人类存在。在释迦牟尼圆寂后,观世音菩萨化身猿猴和岩魔女生出藏人。但加森王有六个儿子,长子为聂赤赞普,小子为约丁,《度母经》云:约丁出生后再过1963年佛释迦牟尼出生。这说明释迦牟尼佛没有入世前,聂赤赞普已经是藏王了,怎么能没有人呢?!要说释迦牟尼佛圆寂后西藏没有人类完全荒谬。

在《库门》中详细讲到人类起源。在擦机亚拉达洲有九个儿子,小子叫聂春拉叉,聂春拉叉来到地球和聂江女合生加布亭给王子。加布亭给后繁衍为汉、藏、火三种人。地球最早的国王叫它.仓火桑机(象雄语,译为“比一切早的国王”)。多世之后传到加布加森。加布加森无子,而他的兄弟乙郭金有很多儿子和女儿。王怕王位失去,他和王后去森林散步时见到一位度母成就者叫仓当(象雄语,译为“火”)在苦行。仓当正在火中禅定,王和后给行者供养饮食,而仓当的热度把王后的手烧得只剩骨头。王后尖叫,行者出定,说:“国王夫妇辛苦的供养为什么呢?”国王道:“我拥有这个星球,可没有后代,我的兄弟会拿走王位,请您赐子给我。”成就者给国王一个度母宝瓶,装满甘露,道:“将这水向天上洒,赐子的神会招来;擦到王后的手上可以恢复如初。”国王向天空洒水六次,来了六位神。神加持王后,后来生了儿子。儿子出生时,耳朵上有雍仲符号,眼睛像鸟,牙齿长全的,手脚趾间有蹼。王后见后很羞耻,没有把孩子给国王看,就把孩子放在红铜箱中顺恒河漂走了。由于孩子的因缘漂到羊巴景,人们拿起箱子发现一个小孩还活着,很惊奇。小孩长大后回到西藏的拉日江措(在灵芝本日神山顶峰之地),又从拉日江措向下走到亚龙苏嘎。西藏现在有习惯讲法说:“天子自天而降”。当时一些牧牛人问他从哪里来,他手指天空而笑,人们看到他舌头上有雍仲符号。人们问你是谁,他说:“赞普人”(赞普为藏王世袭)。人们做了抬椅把他抬回住地,有些人看到他感到恐惧,有些人感到厌恶,有些人不禁抖动。这时有一个角丁村墩行者看到后说:“非常圣妙稀有珍贵。”于是推举他为吐蕃藏王,为他洒净,取名为赞普聂赤赞普。(聂赤译为肩上的法座)。这时南喀囊瓦多坚被地水火风四护法围绕着,由龙、鹏、狮子抬着宝座化显在西藏成为聂赤赞普的上师。由国王聂赤赞普和南喀囊瓦多坚上师一起开始在西藏弘扬佛法。

因乘法是在此之前辛绕如来在西藏所传。因乘法一般用于做法事,后来的果乘法是修行用的。当时佛先在本日降魔,建立了西藏祥和的环境,有了传法的因缘。当时佛传了因乘法,并发愿以后传果乘法,给予人们生命的保证。象雄传的诸法;吐蕃和森巴传供养布施、驱魔和禳解解除灾难之法。

《三界宣颂总集》的传承。辛绕如来涅磐后28年,在沃摩隆仁净土弘扬。《库法》云:“佛陀灭后28年,天.永思达巴、龙.乙希宁布、人.母绿桑累,诸法汇集沃摩隆仁净土。”此后净土六大译师从佛法集成者木秋凳卓处求法,得到所有法门成为权威。六大译师用神变的力量在汉地、西藏、象雄、印度、阿富汗等等地方译成三百六十种语言。《库法》讲:“沃摩隆仁净土一切经藏被六大译师从佛之天语译成各地之语。”

特别是聂赤赞普时,才、鸠、诺三位行者受到瓦、让、真三本尊法门。十二智慧因法,特别是密法得到弘扬。

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时从象雄请来108位权威,在当时的左部、右部、上部、下部四区成立三十七道场,道场中住有六十七位成就者。下面第三代到第七代藏王为:凳赤赞普、措赤赞普、达赤赞普、亚赤赞普、僧赤赞普。在六位国王时代弘扬着六译师的法:见、无上见、无上行、无上果、无上圣意。他们统称“七赤藏王”,他们建立了雍仲拉泽等七坛城。僧赤赞普的儿子们都被山魔吃了,国王要求他的上师忒苯降魔。忒苯修度母宝瓶,将水从山上倒下时,山象被雷劈一样从顶到根裂开,忒苯被称为“雷化忒苯”。魔尖叫求饶:“国王的儿子们已经被我吃了,我现在遭到惩罚,我愿将自己的儿子给国王,再没有别的办法。”就这样魔子投胎为王子。这个儿子叫止荣赞普,在他后半生灭了一些法,他是第一个灭佛法的藏王。他也受到了天谴,被他手下的一个土司芒龙仰用箭射死。止荣赞普后来被称为止贡赞普,意为“被杀的赞普”。

前面的七赤藏王都有不同众人的力量,死后没有遗体,他们头上有一米高的光,就像天人,因为他们是六神赐予的儿子,有大福德。他们死后身体回收到头顶的光中而去,所以七赤王,又叫“七赤天王”。从止贡赞普开始留下尸体有墓,这是灭佛的天谴。在止贡的后半生开始性格烦躁,他无端要和芒龙仰决战。土司完全没有力量和他决斗,可止贡赞普被恶业驱使不肯放弃战斗。土司再三恳求也不行,这时土司得到授记,说:“你不用怕,这是止贡赞普要遭天谴的时候到了”。于是土司对国王说:“我是臣您是君,我和您决战是大逆,所以希望您决战时带个护心镜,在肩上用死狐狸做装饰,开始后用刀在头上挥舞。”其实这是为了给国王设个圈套,因为国王有祖先留下的福报和保护神,土司杀不了他,国王上当了。土司又说:“开战前我将供养您音乐,而且请允许我带200头牛。”国王不把这些看在眼里,只想着决斗。土司在100头牛身上驮着灰,另100头牛身上绑着毛。开战时土司用供养音乐的名义敲锣打鼓,牛群被惊得横冲直撞,毛和灰互相擦,灰尘蒙住了天空,所有的士兵都看不到,只看到国王胸前的镜子在发光,土司射箭把国王杀了,千军万马没有用上。他也没能像祖先一样在光中化去。

止贡赞普的儿子布德贡加,布德贡加时建了森卡.赤敦叠那的道场,当时普遍弘传的法是五般若、俱舍论、因法,不同乘法在弘扬。后两位叫“两登王”,再后面是“七勒王”: 阿秀勒加、叠秀勒加、这秀勒加、格荣勒加、这歇勒加、长杰勒加、格秀勒加。再后面是“八德王”:泽囊泽德、策囊南德、策若波德、德若囊沃、德若布、德加布、德这森、塞囊色德。八德王时弘传“十三世袭法”,建起了十四处道场,并且建立以佛法为基础的法律。主要的上师为十三世袭和二十权威。再后面“五赞王”:多若龙赞、赤窄崩赞、赤都杰赞、拉括都拉聂赞、托托拉聂赞。“五赞王”时辛绕佛法非常昌盛,一切权威发出慈悲的光芒,使所化众生解开内心的黑暗,当时六大译师的后代弟子也存在。在拉脱脱日年赞时,有印度佛像(檀木制)、佛经(《多叠撒马都》、《助贡擦加》)、佛塔(金制二尺高)进入藏地。有些说法是从天而降,其实是印度和藏王交往中带来的礼物。拉脱脱日年赞王把这些圣密藏在宫廷库中,没有去学去用。再后面藏王为:赤聂荣赞、仲您得瓦、达日聂赞、那日松赞,他们称“四智王”。这期间多弘扬大般若、六律藏、序部、滚巴叠杰、五适量论、特别是四权威的法很昌盛。整个藏区被佛法充满着,有很多修法者,而且得到真实的精神帮助。在那日松赞后,他儿子是松赞干布。有人传说藏文字是松赞干布时创造的,这怎么可能?!

松赞干布前半生学辛绕佛法,他学的是:《雪机当楚机》、《森隆之美》、《聂赤青崩》、《芝弥先多》。在他后半生有印度佛法传入,他开始学一些印度佛法。他娶象雄撒勒叠妮为妻,请来现阿富汗所制的辛绕佛九岁像,建起“大乘殿”。他娶汉族文成公主,请来辛绕佛八岁像,建然木切殿。他娶尼泊尔巴匝.赤尊为妻,请来银制弥勒佛,建然撒殿。当时印度行者阿嘎.切拉马地带入檀树天然形成的十一面观音像,在松赞干布一生同时学两种佛法。西藏文字首先来自“打巴”译“清净天文”是天界文字,演化为“打泽崩耶”,演化为“象雄旧字”,再化为“玛文”,再化为“大玛文”和再化为“小玛文”,再化为现在文字。在本教中以前的旧文字还存在,经文中会出现,是完全有根据的。

松赞干布后的藏王为:贡松贡赞、芒松芒赞、龙松龙赞、贡松赤赞、赤松得赞。

赤松德赞前半生学辛绕法,上师为九成就者和占巴南喀,一直得到本教佛法的护佑。上部象雄嘎优山到下部孜珠山(当时叫西里加嘎)之内,辛绕佛法像太阳一样。

这时佛陀的“语度化之法”开始存在于西藏,于是本教成就者开始准备伏藏。分类为一个伏藏王、四个伏藏大乘、一个伏藏再乘,共六个。另有大密伏藏五个,分支伏藏1700个,这些重要法门被伏藏。又有人说这是本教译的印度经,后来又作伪伏藏取出来,这和西藏才有文字的说法一样不能自圆其说。而且伏藏不是一两本,是几百本,刚有文字谁有这样的文化水平。伏藏之后,本教上师们隐身山林,并发愿因缘成熟时在西藏重新弘扬辛绕佛之法。当时西藏的护法神和山神都非常不喜悦藏王的行为,出现了很多不详的征兆。在整个西藏产生瘟疫,种种灾难。这时赤松德赞也生病,历史记载赤松德赞只活了四十几岁,(另一种为五十多岁)。于是赤松德赞又把隐身无人区的本教上师请回来。上师们说:“我们唯一的使命是度化众生,无论什么状况,雪域的众生可悯。”于是一些上师回来了,他们重新供养护法和山神,不祥的征兆慢慢消失了,国王和臣民的生活又开始顺利起来。这时国王说:“要使国王平安本教法和印度法都需要,要臣民顺利也要两种法,要度化众生也要两种法。从本初到现在本教的法很有力量,印度的法也很友善,希望力量和温和的行为都存在。”于是开始修还没有伏藏的《琼策》法,开始两种法的共同弘扬。本教以前的上师有力量,但他们大圆满的修法完全不重形式,和印度僧人的严整威仪相比是不合意的。后来本教吸取了教训开始约束外在行为,看来完全的密法确实有问题。不管法力多大,不重细节会让人认为傲慢,尤其对国王来讲,对他们的法力和表现感到不安全。而印度佛法给国王的印象是温良而安全的。

赤松德赞灭本时讲:“你们皈依印度佛教或者砍头或者去无人区。”当时占巴南喀大师住世,本教有很多法力高强的上师,有些上师讲:“灭佛在十恶可除当中,要不要用法力呢?”讨论后大家认为:这是众生的福报不够了,本教的深奥法门要进入衰落,我们示法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应慈悲为怀离开这里,于是上师们去藏北无人区和野兽生活在一起。本教对西藏,对佛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他们决定不退让去斗争,将是众生的灾难,他们接受了因果,在北方苦行。他们把法伏藏在各地,并嘱护法,发愿本教再兴时取出。九百年后,出现辛.鲁嘎上师,将伏藏一一取出。不然佛教将有血腥的历史,众生将不再虔诚恭敬。


伏藏传承

当成就者的发愿成熟,出现了化身的伏藏大师。

有三个印度的游学僧,他们就像掘宝者,在西藏各处寻宝时,他们也挖出了伏藏的法,但他们把法卖出去了。这是因缘合和的现象,他们不是什么上师,也不是隆重地去开启伏藏,这很有意思。

辛.勒嘎、杰莫尼沃、马墩.梭增、耶墩.穷郭匝是四位世袭的伏藏大师,他们本身也是修行者。另有聂藤、克擦打沃、雪墩.木哲扎三位伏藏大师。当时有108位伏藏大师,从西藏下部到中部把伏藏法开启。

占巴南喀大师们的伏藏被开启到现在有900多年历史,赤松德赞到现在有一千多年了,埋了几百年,辛绕佛法又开始传播。

接法者为叙叶.拉布、珠钦.南喀雍仲、巴敦.巴却加瓦、梅乌.拉日宁布。他们又传于多位有缘弟子。

辛.勒嘎开启了完整的经文,也有一些伏藏大师只拿出一块石头,石头中刻着几个字,然后伏藏师看着几个字母背出全部经文,让旁边的多人速记。辛.鲁嘎当时是牧人,被世间圣母引导去开伏藏。他按预言去找,发现一个大石头上有凿的坑,坑里装满酥油一样的液体,他去喝但一直喝不完,然后他发现石头旁边就是被预言的地方。他去挖时有很多障碍:好不容易挖出个洞,突然听到有人喊:“鲁嘎你的羊被狼叼了。”他跑去看,等再回来挖出的洞不见了,伏藏地也没有了。费尽周折他才开启伏藏。这样的故事很多。


觉士经验传承

从伏藏中出来的法,特别是大圆满法,并没有组织广泛的学习,只剩下这些法的文字和散落在偏僻各处的独自修行的高僧,这样,学法者的经验非常贫乏。

终于这些深奥法要展现的因缘成熟了。梅乌.贡泽日楚钦布(就是本书的主要讲述者)有八位上师:传授相续修行的是叙.杰色和梅乌.拉日宁布。传授经验的法是叙.卓瓦和杰尊雍仲,传授相续解开之法是觉拥和觉东,没有出现而给予密加持的上师是绰仓和杰敦郭萨。梅乌.贡泽日楚钦布从各个僻静地修行的八位成就者的上师处受到了一切传承和加持,让佛法的火种继续点燃。于是他学到因、果乘一切法的传授,特别是对《改巴》和《大圆满法》很娴熟。他进入香地,嘎布山中僻静修法,产生了经验和认识,也具备成就和神变,产生清净功德。他主要弟子有四位、另有两位女弟子、取得成就的有58位弟子,并有无数的受法弟子。这以后在山间僻静修行的方式开始昌盛,成为观修的典范,本教大乘又开始弘扬,是后世行者的恩人。他的四大弟子中,特别是贡亲巴瓦、阳美瓦,他们都取得了上师的所有法,所有经验和智慧。阳美瓦尤其精通辩论,智慧经验传承的持有者是贡亲巴瓦,他传法于卓亲.琼贡觉拥,再传响.当巴促西,再传森丁.优布美巴,再传准衮.洛追将参,再传酿美.德瓦将参。这之前的上师称“八经验成就者”。酿美.德瓦将参传珠.加瓦拥仲,珠.加瓦拥仲一直传到当前。

这些上师外受比丘戒,行为敦肃;内持菩提心,显为菩提行;密法二次第娴熟,安住次第;极密将见解和认知合一。

我们回顾这些先驱,学习他们的传记和行为,生起自己的清净思想,产生三种信赖:行为信赖产生愿意心,象小孩跟从母亲;语言信赖产生正法心,像净水宝一样分别断取;修法信赖产生坚定心,像死者不能复生一样。另一种描述为:外信赖比丘戒,使行为敦肃;内信赖菩萨戒,使意念转化;密信赖密法戒,使次第娴熟。我们要产生三信赖的感受。

经过六种传承,法门传承讲解完毕。《耶赤达赛》讲:“为了有缘行者产生信任,要从根本讲出法的历史,不然是产生不信赖的因素。”我们从源头讲到现在,为了后代行者能信任,这是产生智慧和加持的上师相应法的一部分。


密法和大圆满心法的传承
图 示 


如来心意段:


菩萨表示传承阶段:


大德口耳传承阶段:


译师传承阶段:


伏藏传承阶段:

觉士经验传承阶段: